行车记录仪饱受争议 德国最高法院判决

发生交通事故后,有时难以判别谁对谁错。行车记录仪(Dashcam)可以忠实记录现场发生的事实,但由于其违反隐私数据保护法而经常无法作为呈堂证供。德国最高法院近日在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作出了不同的判决。

行车记录仪类似小型摄像机,可以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它可以记录事故经过,司机也可以用它录下其它车辆或个人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用于报案等。

德国法院近日判决的这起案件(案件号:VI ZR 233/17)围绕着一起发生在马格德堡的交通事故。

原告表示,一辆汽车在左拐弯时闯进原告的车道,造成两车相撞。马格德堡的初级法院指定了专家进行鉴定,但专家也无法还原事故过程,目击者证词也无法提供更多线索。被告当时被判赔偿原告一半损失。

原告提出上诉,要求全额赔偿,并提出把行车记录仪的录像作为证据。但马格德堡的州法院拒绝,因为在没有具体理由的情况下,行车记录仪持续拍摄公共场合违反了数据保护法,因为交通参与者的一般隐私权受到侵犯。所以该证据不被法庭承认。在审理过程中,初级法院和州法院都不接受该证据。

官司一直打到联邦法院。经过审理,德国联邦法院5月15日裁定,行车记录仪拍摄的录像允许作为证据用呈现给法庭。虽然录像本身违反了数据保护法,但是法庭认为,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都必须给出个人、保险和驾照等信息,所以对于行车记录仪泄露数据的担忧属于次要因素。

联邦法庭的法官表示,裁决并不意味着司机可以让行车仪一直进行录像。长时间的录像还是禁止的,但这并不表示录像不能在民事诉讼上使用。当然,针对具体的案件,法律情况也可能不同。

行车记录仪备受争议

由于私人数据保护的原因,在德国使用行车记录仪一直是有争议的,司机可以有限制地使用。如果司机“持续地”、“到处”进行录像,是违反私人信息保护法律的。把记录下的视频放在网络上公开也是不允许的。

德国的法院曾经以涉嫌侵犯隐私为理由,不采用行车记录仪的视频作为证据。比如慕尼黑法院(案件号Az.345 C5551/14)和海尔布隆法院(案件号Az.I 3S 19/14)都曾经在相关案件中判决,不采用其作为证据。

无论如何,联邦法院的最新判决说明,行车记录仪的视频有可能作为证据。法院在判决时,将会根据具体案件进行衡量,但是“持续地”录像肯定是违法的。

8%拥有行车记录仪

据IT行业联盟Bitkom今年4月的调查结果,三分之二的德国居民知道行车记录仪是什么样的设备,8%的人有这种设备,还有13%的人打算未来要购买它。

调查还显示,65%的人认为它对交通安全有益,少数人认为其侵犯了私人隐私。83%的受访者认为,在未来几年里行车记录仪会成为德国司机常用的东西。将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都认为,录像可以成为有用的证据。Bitkom的专家表示,目前市场上较好的行车记录仪大约50欧元,而且这块市场一直在增长。

据德新社报导,德国保险经济总会机动车保险的负责人Tibor Pataki预计,为了更容易地解释事故经过,以后保险公司可能会使用行车记录仪。对于在事故中无过错的一方而言,使用记录仪可以证明其无责任。

在欧洲国家中,有些国家允许使用行车记录仪,有的国家是禁止的,还有的国家与德国的情况差不多,使用这种设备是有争议的。允许使用的国家有俄罗斯、法国、英国、荷兰和意大利等。在奥地利和葡萄牙,使用这种设备可能面临着罚款。瑞士政府也有规定,在公共场所不能使用行车记录仪。

【大纪元2018年05月15日 记者祝兰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穆华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