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地方选举16名候选人死亡 引国际关注

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NRW)于9月14日举行地方选举,这是自联邦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领导的黑红联盟(基民盟/基社盟和社民党联盟)上台后的首次重大选举。如今选票虽已揭晓,但谁是最大赢家,不同党派各执一词。

另外,选举前多名候选人死亡事件,尤其是选择党(AfD)的7名候选人离世,引发广泛阴谋论和国际关注,尽管警方调查已排除任何犯罪迹象。

基民盟稳居首位 选择党强势崛起

选举结果显示,政治光谱偏右的基民盟(CDU)以33.3%(较上次选举上升3.3个百分点)的得票率稳居首位,巩固了其在地方层面的主导地位;偏左的社民党(SPD)和绿党(Grüne)则遭受损失,分别以22.1%(下降2.2个百分点)和13.5%(大幅下降)的得票率,延续下滑趋势;而备受争议的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取得显著进步,以14.5%(上升9.4个百分点)的得票率,成为该州第三大党。

左翼党(Linke)以5.6%(上升1.8个百分点)的得票率从边缘化中反弹;自民党(FDP)则以3.7%(下降1.9个百分点)的得票率深陷颓势;其它小党派的得票率为7.3%。

分析指出,基民盟虽然得票数仍居首位,但基民盟和社民党这两个传统大党其实都遭遇了全面失利。此次选举结果是这两个党派自1946年该州成立以来的最差成绩。绿党也遭遇重大损失,是所有政党中支持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政党。只有德国选择党和左翼党有所进步。

北威州拥有1790万居民,是德国人口最多的联邦州。该州拥有1370万合格选民,超过了所有东部德国各州的总和,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德国的缩影。它涵盖了鲁尔区和莱茵河畔的大都市区,以及下莱茵河和绍尔兰地区的农村地区。本次选举涉及北威州396个市镇和31个县的议会、市长和县长职位,投票率达到56.8%,创下1994年以来新高。

16位候选人死亡 7位来自选择党

德国本次地方选举备受国际关注,诸多国际大媒体都进行了追踪报导,尤其聚焦在右翼党派选择党(AfD)的上升幅度。另外,选举前多名候选人死亡事件也引发社交媒体和国际舆论风暴,由于时机和人员都太过“巧合”,阴谋论甚嚣尘上,警方则给出了排除犯罪迹象的结论。

根据州选举办公室数据,此次北威州地方选举中至少有16名候选人死亡,有7例与选择党(AfD)有关,其余9例与社民党、社会民主行动党(SDA)、自民党、绿党、动物福利党、独立选民协会(UWG)、自由选民党、全民公投党和一个选民团体有关。死亡发生在14个不同市镇,如埃森、克雷费尔德、索林根和伍珀塔尔。

七名离世的选择党候选人的年龄在42岁至80岁之间。来自维珀菲尔特的42岁候选人帕特里克‧蒂策(Patrick Tietze),死于自杀。来自雷姆沙伊德克雷门霍尔选区的80岁候选人汉斯–约阿希姆‧金德(Hans-Joachim Kind),则是长期患病后去世。

据报导,其他死亡的候选人均患有严重的既往疾病;其中一人既往患有肝病,死于肾衰竭。关于59岁的巴特利普施普林格市议员、候选人斯特凡‧贝伦德斯(Stefan Berendes)的死亡,警方表示,出于隐私原因,他们对其确切死因保持沉默。然而,没有发现任何他杀迹象。

北威州选举专员发言人表示,此类候选人死亡事件在选举中屡见不鲜,无论其所属党派。州选举主任解释说,地方选举法已就候选人突然死亡作出规定。鉴于候选人提名与选举之间间隔较长,地方选举法规定,如果候选人在选举日前死亡,可以进行补选。如果时间允许,补选甚至可以在地方选举当天举行。具体来说,这意味着选票必须立即重新印制,选民必须重新投票。受影响选区已发出的选票将不再有效。

然而如此多的候选人都恰好在选举前突然离世,仍然在网上引发舆论风暴。在社交媒体上,阴谋论迅速传播。据EuroVerify监测,相关帖子在Instagram、TikTok等平台获数百万浏览。德国媒体如《Politico》和《Euronews》称这些猜测“无事实依据”,警方标准程序仅针对不明死因启动调查。

此次选举凸显德国地方政治的复杂性,经济压力、移民议题都是选民关注的重点。虽然这只是一次地方选举,但却意义非凡,不仅体现近四分之一德国人的意向,也是对默茨政府的首次重大考验,并且是今年的唯一一次,因为下一次州选举要等到2026年3月才会举行。

【大纪元2025年09月15日 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