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后,英国、法国和伊朗相继举行议会选举与总统大选,三国的选举结果都大大出乎事先预料:英国首相苏纳克失去职位,工党上台;法国左翼联盟成为议会中最大政治势力,马克龙的中间派沦落第二;伊朗总统大选强硬派失利,温和改革派当选。这些出人意料的变化,被认为不仅会影响国内政策,也将影响未来的世界局势。
法国三大政党团体议会席位大转
7月7日,法国国民议会(下议院)举行了第二轮选举投票,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成为法国议会中的最大团体(188席),总统马克龙率领的复兴党的中间派联盟排名第二(161席),而此前被舆论看好的勒庞领导的国民联盟(RN)为主的极右翼落居第三(142席位)。
法国国民议会共有577个席位,左翼联盟虽然获得席位最多,但离获得绝对多数的289席差距甚远。
虽然法国极右翼在欧洲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也在法国第一轮议会投票中大胜,然而在关键的第二轮选举中却不如预期。第一轮投票后,法国舆论担心极右翼上台可能颠覆政治秩序,超过200名左翼及中间派的候选人宣布退出选举,如此,数十个似乎极有利于国民联盟的“三角阵式”,瞬间转化为结局极难预料的双方对决。 结果是,极可能首度跃居为国会第一大党的国民联盟失利。
对于法国的第二轮选举结果,德国总理肖尔茨(Olaf Scholz)所属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外交政策发言人表示,法国避免了最糟的情况,马克龙在政治上被削弱,但保留了核心角色。法国组建政府将会很棘手,各方需要灵活与妥协。
西班牙总理桑切斯(Pedro Sanchez),也对法国大选结果表示赞赏;波兰总理图斯克(Donald Tusk)也表示,这会让波兰高兴,俄罗斯失望,乌克兰松一口气。
但其后,欧洲舆论开始担心法国政坛的不确定性将会给欧洲带来影响。德国的《时代周报》(Die Zeit)称法国松了一口气,但欧洲却没有;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MF)领导人认为目前的情况是对法国的国际领导地位的沉重打击,并担心法国政府或将出现不利于欧盟内部整合的政策。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警告说,法国因此将陷入延长国会僵局与政治不确定性中。《华尔街日报》也担心法国大选结果导致议会分裂悬浮,或陷入政治僵局。
资深时事评论员唐靖远对大纪元表示,外界对法国、英国和伊朗大选的预测普遍失误。这反映出当前的国际政治格局正在进入一个重组的变化动荡期,而推动这种重组的主要因素来自民众对经济和移民政策的不满。俄乌战争和以哈战争加剧了人们的不满,且这种不满情绪最终反映到大选选票上。
英国下院选举导致工党上台
英国7月4日举行的议会下议院选举,苏纳克(Rishi Sunak)所领导的保守党遭遇历史性失败,也因此不得不交出持续14年之久的执政权力。
英国下议院共有650个席位,在主要三大政党中,工党获得412个席(选前为205席,增加了207席),保守党获得121席(选前为344席,失去223席),自由民主党获得72席(选前为15席,增加了57席)。
从大选前后席位数量的变化看,保守党失去的席位与工党新增席位相差不多,这被视为保守党原来的席位大多流向了工党。
英国保守党执政14年,经历了应对经济挑战、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及英国脱欧等重大变故和挑战,但其支持率却不断下滑,党魁也频繁更换,并最终导致此次大选惨败。
苏纳克之所以冒险宣布提前举行大选,其目的就是要激励民调大幅落后于工党的保守党。选举前,此举就被视为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
此次选举,苏纳克政府共有10名高级内阁成员丢掉席位,打破了1997年保守党丢掉7个席位的历史纪录。
英国保守党失利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一部分民众对脱欧、执政党的经济政策、移民政策等的不满;首相的频繁的更替,以及苏纳克未能兑现其承诺的很多政策等都促成了其失利。
英国工党领袖斯塔默(Keir Starmer,施纪贤)7月5日就任首相。他是律师出身,2008年被任命为刑事检控专员兼王家检控检察长,2014年被授予爵士称号,2020年4月4日担任工党领袖。
他就任的第二天,便废除了上届政府具有争议性的将数千名寻求庇护的难民移送至卢旺达的政策,但承诺建设一个“边境安全司令部”,解决人口贩卖问题。
在国际事务方面,斯塔默表示英国脱欧没有回头路,将与欧洲就食品、环境、劳工标准等问题讨论新的合作协议。他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及自卫权。
斯塔默在胜选后还表示,工党将致力于国家的重建,强调政治应回归公共服务,宣布改变从现在开始。
对于英国的变局,唐靖远认为:“工党上台严格说是一种‘伪左转’,它能够赢得大选,真正靠的是温和中间路线。”
伊朗大选:改革派意外胜选
伊朗前总统莱希(Ebrahim Raisi)5月19日因空难去世。伊朗决定2024年提前举行下一届总统选举。7月7日,温和改革派佩泽什基安(Masoud Pezeshkian)以54.76%的得票率获胜,赢得总统大选。
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伊朗从一位强硬的反西方总统换成为一位改革派总统,大出所料。
根据伊朗宪法,所有候选人必须通过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审查,而该委员会被指对改革派抱有偏见,在过去三届选举中,改革派的所有知名候选人都被该委员会取消了参选资格,只有阵营中不太知名人物才有机会参选,因此使改革派失去应有的竞争力。
6月9日,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公布了审查结果后,人们对改革派也没有给予很大期望。
在六名候选人中,佩泽什基安是唯一与另一阵营政治立场不同者。
原则主义派支持更激进的伊斯兰意识形态,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Ali Khamenei)就出身于原则主义派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与保守派关系更亲密。
伊朗对社会实施“伊斯兰式”限制。2022年9月,一名年轻女子在拘留期间死亡,导致民众大规模抗议,也导致镇压更加严厉。伊朗民众对政府的高压及经济困难十分不满。
莱希任内致力于为实现自主经济,在外交上实施“向东看”,加强与中共及俄罗斯的密切关系。莱希被视为哈梅内伊接班人、强硬派领军人物,他的突然亡故,改变了伊朗的政治版图。
在第二轮投票中,与佩泽什基安竞争的是贾利利(Saeed Jalili),他是著名的强硬派,观点与最高领导人密切一致。此前,舆论普遍认为贾利利将会当选,但佩泽什基安的改革承诺赢得了民众的支持。
佩泽什基安竞选策略的核心,是攻击保守派的反西方政策,批评莱希的亲中、亲俄政策。
近年,任何不支持哈梅内伊的改革派都被保守派赶下台。佩泽什基安也同样面临抵制运动的巨大挑战,抵制人士称,伊朗总统无权调整外交政策。
“伊朗出现改革派上台,说明极左路线已经没有市场了,伊朗不得不开始调整方向,和中俄保持距离,并试图恢复与西方接触。而欧洲整体向右转的趋势并没有改变,实际情况是极左遭遇挫败,中间偏左或偏右的政党在逐渐占上风。”唐靖远说。
【大纪元2024年07月10日 专题部记者呈工采访报导】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