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礼仪:鞠躬礼

据春秋战国时代成书的《仪礼.聘礼》记载:“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这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参加各种庆典时就要举行鞠躬礼。唐韩愈在〈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中有“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之句,说明到了唐朝以后,鞠躬礼已普遍流行开来。

鞠躬礼既适用于庄严肃穆或喜庆欢乐的仪式,又适用于普通的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鞠躬礼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鞠躬”。敬礼之前,应脱帽或摘下围巾,身体肃立,目光平视,身体上部向前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另一种是“深鞠一躬”(向前下弯约15度~90度),几乎适用于一切社交和商务活动场合。在初次相见的朋友之间、同僚之间、宾主之间、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为了表达对对方的尊重,都可以行鞠躬礼。

施鞠躬礼时,应立正站好,保持身体端正,距离受礼者约二、三步远并面带微笑,双手应在上体前倾时自然下垂平放膝前或体侧,鞠躬后恢复立正姿势,并双眼礼貌地注视对方。

施礼时,动作不能过快,要稳重、端庄,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通常,受礼者应以与施礼者的上体前倾度大致相同的鞠躬还礼;但是,上级或长者还礼时,不必以鞠躬还礼,可以欠身点头或握手答礼。

鞠躬礼是中国的传统礼节,体现着自己的谦恭和对对方的尊敬,主要表达“弯身行礼,以示恭敬”的意思。鞠躬礼在东亚国家流行甚广,尤其是在日本、韩国盛行。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