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语的来源很广,因为北京建都数百年,各地人人来人往,因此留下了各地的话,蒙古、满洲、古汉语等等,北京的土语数不胜数。很多土语对于当今的时代来说,虽然陈旧了,但有些话语至今仍在沿用,它们当中不少反映了旧北京特有的名物制度等,颇有史料价值。北京土语有:奔饭、冰核儿、煤核儿、打漂儿、雷子、吃瓦片儿、摆龙门阵等。
老炮儿——北京土话
最近电影《老炮儿》受到欢迎,因此老炮儿一词跟着红了,不过,却红得有点儿歪。
原因是老炮儿最初的含义是老泡儿,指在某一行业或领域天天泡著,日久成精,有点当不上大哥也是个二哥的意思。
电影介绍,则表示“老炮儿”是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混混儿。
顽主——北京土话追溯之二
“顽主”一词最初是王朔小说的题目,当时我还诧异他用这个“顽”字。“玩主”发音两种,一种大音不儿化,一种带儿化。玩主不儿化就是“顽主”,玩儿主儿化又指研究或把玩东西的人,古玩界流行。北京的一般土话,不带儿化不正宗,另一个特点就是含混不清,外地人听着费劲。
玩儿主体现的就是玩儿。比如古玩界叫玩儿家,又比如北京人早年叫你靠边或离开点,说“玩儿去”,与玩儿主同时期的上海话叫“白相人”,白相就是玩的意思。这两个词异曲同工。而玩主的主要含义是玩世不恭,玩弄,玩狎,还有就是玩儿花招,玩儿哩格儿愣,反正玩儿在北京土话里有一种不正经的含义。
玩主或玩儿主与老泡儿一样,都特指一定条件下的人。比如地域,西直门玩主,火车站老泡儿;又比如领域,养鸽子的玩儿主,溜冰场的老泡儿;玩儿主有大有小,不像老泡儿多指一些年龄偏长者,这些人有时被人又称作老逼,这是非常难听骂人的话,所以说老泡儿还有点儿半恭维的意思,而玩主相对中性一些。
而玩儿主在某些特定的人物或场合会成为褒义词,比如中国知名的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先生,行业内就有人背后称他“可是个老玩儿主”,言外之意不是一般人。
至于王朔笔下的玩主改为“顽主”,我估计他查了字典,字典对“顽”字解释有四层含义,1、愚钝,冥顽不化;2、不动摇,顽固,负隅顽抗;3、淘气,顽皮;4、同“玩”。王朔改玩为顽还是有理论依据的,当年他每写完一篇小说就抱着一本字典起名,此为经典的一例。
来源: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