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国金融危机不可避免

史无前例的货币扩张

《金融时报》4月28日报导说,中国处于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扩张当中。在过去六年,它的货币供应量衡量指标M2已经增加了两倍,是美国同一时期扩张程度的四倍。

这个史无前例的扩张至少部份归咎于中国的增长速度。但是中国经济现在遭遇人口制约。去年首次出现劳动力人口下滑,在未来二十年这个趋势将继续。除非这个国家可以不断提高劳动参与率(比如让更多妇女加入劳动力或劝说老人不要退休),中国将难以每年扩张哪怕1%的劳动力。

为了维持经济增长速度高于7%,整个经济当中生产力将需要每年增长6-7%。这对任何国家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对于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农业领域占据经济的一半的中国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

报导说,在大多数行业这个国家遭遇产能过剩。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钢铁行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有大约10亿吨年钢铁制造能力;其中大约三分之一闲置。因此,增长统计呈现出一个误导人的数字。产出有时候是在没有任何需求的情况下被制造出来。当局需要用持续的信贷爆炸来帮助驱动新的资本支出以维持工厂繁忙—但是那仅仅增添了未使用资本的存量。

房地产投资也是类似的情况。中国充满了买不起的高品质房屋。需要一个急剧的房价下滑来清理市场。这将让参与货币扩张的银行感受剧痛。

资产泡沫吹大

报导说,观察者常常声称中国封闭的资本账户是一件好事,它延缓了资本外逃。但是一个后果是,巨大和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外国资金流入中国支付出口货物和投资,但是很少有资金流出去,因为没有几条合法的渠道可以流出。

在过去十年,中国的顺差远远超过了日本八十年代的水平。那几年它的灾难性资产价格泡沫被吹大。这将造成货币快速升值。但是人民币在这个期间大多数时候是跟美元挂钩,积累了一个巨大的外汇储备。

由于这一切原因,中国投资者相信,没有一家国家银行或金融产品将破裂,因为政府站在它们背后。十年前,政府对银行进行救助,将四大国有银行40%的贷款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但是更广泛的问题是,共产党领导人每逢增长下滑都倾向于提供政策刺激。

金融控制在逐渐放松。但是人民币被允许交易的海外市场是微不足道的—不到中国外汇的5%。完全开放资本账户是不可能的;它将导致大量资金外逃以及令中共决策者丧失控制。

刺激政策的虚假治愈

报导说,,中国已经占据全球资本密集生产的一半,以及美国进口的将近五分之一,因此它的制造业的增长将不可避免的缓慢。蓬勃发展的服务业可能给疲弱的经济带来一些提升。但是修建更多房子和铁路不是鼓励的方式。

中国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它可以保留这种方式一段时间。但是它维持的越久,最终的结果将越糟糕。工业领域已经饱受价格下跌的困扰。为了避免更广泛的通缩,中国需要戒绝刺激政策的虚假治愈。

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

责编:孙芸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