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NGO:经济动机掺假是中国的老大难问题

22日, 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简称CECC) 在参议院举行“中国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健康和环境” 听证会。出席听证的华府食品与水观察组织(Food & Water Watch)的资深说客托尼‧考博(Tony Corbo)受邀发言,披露该组织在调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研究与分析报告。

考博在报告中说,控制不佳的中国经济扩张助长了过度污染,奸诈的工作条件,和危险食品和产品的生产,给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重大风险。中国的食品制造商往往被发现偷工减料和以危险的成份替代原材料来促进销售。

报告说,通常用于生产塑料,一种称为三聚氰胺的化学物质,一直被有意地添加到中国的不同的食物生产中,目的是人为地增加氮含量,企图通过蛋白质水平的测试。

2007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收到17,000宠物患病报告,包括4,000狗和猫死亡,调查发现是由中国进口的宠物食物遭三聚氰胺污染所导致的结果。六千万包宠物食品在美国被召回。

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不只是限于宠物食品, 因为一些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宠物食物转向了美国的养猪场。成千上万的猪吃了受污染的食物。而美国FDA和USDA仍允许56,000头猪吃了遭污染的宠物食物,之后那些猪被加工成猪肉,放在超市上售卖。

2008年,FDA确定中国进口的小麦麸和大米中含有宠物食品中使用的三聚氰胺,因此拒收了44%和32%的上述两种产品。

除了宠物食品之外,三聚氰胺在中国广泛使用, 奶粉、加工食品、奶制品、糖果、热可可、调味饮料等,最悲惨的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含有该化学品。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三聚氰胺丑闻爆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约30万中国婴幼儿和儿童受其害,12,000名婴儿住院治疗,至少6名儿童死亡。

三聚氰胺毒奶粉还出口到世界各地。新西兰一家食品公司被卷入三聚氰胺丑闻中。中国乳制品企业受到牵累。

虽然三聚氰胺危机可能是人们最广知的中国食品安全丑闻,但不幸的是,还不仅于此,它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国际媒体还经常披露一些原产于中国的走私产品如蜂蜜,通过走私渠道避开了关税和食品安全限制。贴错标签的产品通过另一个国家“转运”,但实际上那些产品是在中国生产的。

2013年食品行业分析师的报告发现,中国产品的污染,最常见的是农药,其次是病原体污染。报告中列举了32种农药在中国食品实验室测试中被发现,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水果和香料里,报告并指出,“经济动机掺假”在中国食品生产中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2011年的调查发现,近70%中国消费者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大问题。

所幸的是,美国联邦政府有要求给进口产品贴上标识,需要贴出原产国标签的产品包括牛肉、猪肉、羊肉、鸡肉、山羊肉、野生和农场饲养鱼及贝类,易腐农产品(水果和蔬菜),花生、美洲山核桃、人参和澳洲坚果。但这些标签规则并不适用于加工后的这些食品。

而美国农业部的对于加工食品的定义过于广泛,以致于许多食品被排除在贴标签的要求之外。美国针对肉类的标签规则已收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质疑,因此美国农业部正在修改该项规则。

大纪元记者林南美国华盛顿DC报导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