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穹顶之下”的反思

德国的穹顶之下,一切以其本来面目干净地相互映照,就如《约翰.克利斯朵夫》里描述的莱茵河畔德国小镇,蔚蓝天空里白云浮过,水流似的阳光倾泻而下,碧绿的河水拂着柳枝,在细小晶莹的石子与砂块上流过,自由自在,到处都是花,青草又软又厚,空气多甜蜜!这天地造化,原本就如此纯净美丽;这清冽空气,原本就如此沁人心脾。

然而可惜的是,这原本的一切,在如今的中国却成了难以企及的梦。柴静在《穹顶之下》里问小姑娘:“你见过白云吗?”小姑娘回答:“没有!”迷茫的眼睛,童稚的声音,一句“没有”却足够让人痛彻心扉,见一见蓝天白云,难道是多么奢侈的愿望吗?这种环境污染之痛,德国并非没有经历过,德国是如何走过伤痛、恢复健康的?德国的伤痛跟中国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德国西部也曾昼同黑夜

德国西部的鲁尔区,曾是德国工业的“发动机”。除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据统计,在被大规模开采之前,鲁尔区的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的90%。

19世纪初,当人类全面向工业时代迈进之时,鲁尔区的丰富煤储量,给这里带来了“福”,同时也带来了“祸”。高耸的烟囱争先恐后地竖起,大量的煤矿开采厂、钢铁冶炼厂轰轰烈烈地建起,经济数字上升了,就业率提高了。然而不过百年的时间,人们愕然发现,那曾经绿草如茵、碧空如洗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在1958年时这样形容鲁尔区。

这眼睛所及,一呼一吸之间都能感受得到的“痛”,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人们不断地追求发展,难道就为了在一片黑灰之间凄惶地挣扎?为这所谓的发展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些!阵痛与反思之后,德国开始了治理。

德国式治理——行动不罗嗦

鲁尔区的治理并未用太长时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德国并未对这位曾经的“钢铁巨人”大加挞伐、宣判死刑,而是轻轻拭去巨人脸上岁月的尘埃,仍旧保持他的风貌和尊严,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良和创新。历经十余年的改建,衰败的巨人被神奇换装,鲁尔区又重现蓝天和明澈溪流。这华丽的转身成就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就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鲁尔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跟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比肩同立。

在这个过程中,几部重要的环境立法相继出炉。1974年出台《联邦污染防治法》,1979年出台《关于远距离跨境空气污染的日内瓦条约》和1999年签署的控制污气排放的《哥德堡协议》。这些立法成为德国治理环境的重要法律依据,德国也展开了全方位、全民参与的持之以恒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在这里仅举几例说明一下说干就干的德国式治理。

在德国3570万公顷的总面积上,森林所占面积为107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30%,所以有人称赞德国是“无山不绿 有水皆清”,这得益于德国严格的木材采伐规定。在德国采伐木材必须经过严格审批,现有林地如要改作它用,如建房、修路、办水利、开矿等,一律要经过政府批准,根据“生态平衡计分系统”的估测,工程部门必须就近营造一片同样面积的林地,尽快恢复植被。

比如每平方米的田梗垄田是45分,休耕一年的耕地每平方米是23分,一棵橡树的评估值是31分等,如果要动用100平方米田埂垄田,就等于用掉了4500分生态平衡分值,工程部门必须在其他地方,而且是尽可能在所建工程的就近地点,把这4500分的生态环境给补救回来。另外,建筑物也会有生态分值,每平方米密集的绿色屋顶是13分,有渗漏的铺石路面是6分,而沥青路面则是0分。如果换算成钱,1分的生态分值就约相当于0.35欧元,工程部门也可以把动用的生态分值用钱买下来,而政府部门必须用这笔钱把相应的生态环境平衡好。

另一个显示德国人决心的例子,就是德国毅然决然进行的能源转型。2011年看到日本骇人的福岛核灾后,德国成为第一个宣布不再发展核电的国家,并承诺到2022年之前关闭全国所有17个核电站,其中8个老式核电站立即停止运营。虽然历经绿色能源建设的重重困难和高额成本,但是德国人并未退缩,从2050年开始,只使用绿色能源的决心也没有改变。

德国联邦环境局局长曾说,“德国可以全天完全使用绿色能源。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生态上,在德国完全可以改变提供能源的方式。我们越早开始,越坚定的这样选择,我们就越有时间来解决技术上和社会中的相关问题。”正是德国人这样的坚持和远见,使得德国有能力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权衡中做出正确判断。另外,德国共有100多家环保组织、消费者保护组织和发展援助机构监督政府部门,他们曾联合要求政府,听取专家们的研究和报告,不要只为大公司作出符合其经济利益的政策。

除此之外,德国细致的垃圾分类、塑料瓶回收、严格控制车辆尾气排放、鼓励节能建筑等措施,无一不体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

德国治理资本——远离政治阴霾

德国的环境治理之所以能够立竿见影,无疑是有其治理资本的。这种资本并非资金,并非技术,甚至并非法律,而是体制和理念。可以说,环境的污染不一定是政治问题,但是污染治理必然是政治问题。因为污染的造成,可能是由于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自身和环境认识不足,以及经济活动的无序性、个人私欲的膨胀等所引发的,再去认识、归正和权衡可以有一个过程。

但是如果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必然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需要通过法律、政策的手段,去制定规则,并且贯彻实施。还需要有个贯穿全社会的责任机制,能够保障这些治理手段具有持续性,从这个意义讲,环境治理必然是一个政治问题。

而政府这一系列职能的体现,只能在民主社会实现。因为在民主社会有开放自由的媒体环境,能够充分揭露事情的根源、本质和细节,对公众进行充分的、公开的环保教育。环保理念一旦在公众中占有重要位置以后,就会上升至政治力量,进而演变成一种政治层面的行动,比如说,这件事情对于选民都重要,选民就会要求政府必须做到,如果做不到,或者做的不能让民众满意,那选民就会通过选举把政府赶下去,换能做到的人来做,直至这件事情见到成效。

这些放到缺乏民主、自由和监督的专制社会,都成了无稽之谈,仅从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大陆全面被禁就可见一斑了。其实了解环境问题的人都明白,阴霾问题是相对容易治理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治理则需要更长的周期,要解决更大的困难,成本也更高。而在中国,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都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最严重的是有一些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永远也不可能逆转和恢复的,比如三峡工程,比如南水北调。这种不受限制的胡作非为,甚至断绝了子孙后代再去恢复和治理的希望。

所以在中国其实不缺法律,不缺技术,也根本不缺资金,但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能源企业的垄断、环保部门的腐败、当权者为获取个人私利的不择手段等等,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这种不见天日的政治阴霾和见不到真相的思想阴霾,才是环境问题以及其他诸多问题得不到根治的原因,不把这层穹顶掀开,就无法见到希望。

大纪元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穆华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