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改变世界的哈佛肄业生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制度下,即使有比尔·盖茨这样资质的孩子出现,也不可能成长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因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创新能力已经被扼杀掉了。严苛教育可能可以让孩子今后有一个中产阶级以上的收入(当然现在很多中国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头衔不再是就业的保障),比如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等。可是这种方法让社会失去了多少拥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有网民称虎妈的两个女儿“充其量就是个教授”。当然成为教授也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条件是,本人有这个资质,否则在这种严酷教育下,非得抑郁症不可。

· “虎妈其实外强中干”

虎妈批评美国懦弱、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俨然以严苛家长代表的姿态向美国“放任的父母”唱起了“战歌”。但是《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却与其大唱反调,说这个强悍的虎妈虽然表面上是让其女儿接受各种严厉的教育,但是实际上,“她在溺爱孩子。她不让孩子参与对智力要求更苛刻的活动,因为她不懂什么是和什么不是(智力上的)认知困难。”

布鲁克斯认为:“处理孩子间攀比、不断搞好关系、认识社会规范、游刃自我与群体之间的区别——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社会实践,对认知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任何一节紧张的耶鲁(音乐)辅导课。”

中国有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布鲁克斯也提到,一起工作比分开单干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群体的表现与该群体的平均智商没有联系,甚至与群体内最聪明的成员的智商也无关。但是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却不是从一动不动地坐在钢琴旁弹奏几个小时中学来的。

在文章中布鲁克斯还引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称和别人合作最好的人善于阅读别人的情绪,表现在给别人发言的机会、流畅地处理每个人的意见、善于发觉彼此的意向和长处,还得能够信任你的亲属圈子以外的人、会阅读人的语调和情绪、了解各人带进同一个房间的心理因素是否合拍。

钢琴是死的,敲下一个键,就一定会出一个声音,多练习,就一定会弹得更好,但是上面提到的技能却是无形的,是学校不教的,只能从艰苦的经历中获取。而蔡只知道赶紧让孩子们回家做作业、练琴、争第一,而不让她们参与艰苦实践来培养这些和别人愉快相处的能力。

布鲁克斯在文中问到:“她的女儿们从哪儿学习如何处世?她们从哪儿学习使用和应对隐喻?她们从哪儿学习像一个猎人观察地形一样地察言观色?她们从哪儿学习如何检测自己的缺点?她们从哪儿学习如何理解别人的心灵并预测别人的反应?”

很明显,虎妈自己在这方面就“先天缺失”,因为她是同样严苛的“虎外公外婆”教育出来的。很早以前她就发现,每次她在宴会上提起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马上就会有人疏远她。一次一位名叫马西的客人听了她的介绍后,感到非常痛苦不安,流下了眼泪,早早地离开了饭桌。晚宴的主办者,蔡美儿的朋友苏珊不得不努力恢复蔡美儿和其他客人的关系。

然而蔡美儿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言行有什么不妥,依然在别人面前提起她的教育方法,并不理会是否会给别人带来痛苦。与其说她的作法强硬,不如说,她在和人愉快交往的技巧上太过无能。

· 出口转内销 中国本土找虎妈粉丝不易

《虎妈战歌》中文版《我在美国做妈妈》已经在中国上市,一些业内人士对这本书是否能够取得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表示怀疑。

在中国各大书店流连的父母,大多数比较青睐西方较自由的教育模式,他们希望了解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轻松的成长环境,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全方位培养孩子。在面对一位大陆记者的询问时,大多数家长表示对“虎妈战歌”中文版没太大兴趣,因为 “‘虎妈’的教育方式太专制,太严苛了,容易让孩子和家长处在对立的位置上。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逼得太紧对孩子成长没好处。”

责任编辑:文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