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驯兔记》折射中国教育引热议

《驯兔记》的教育目标:所有学生“温柔、顺从,不调皮捣蛋”

在《驯兔记》的童话故事中,所有的“好学生”都会突然间变成一只兔子,而家长、老师则会为他们的转变感到由衷的高兴。“温柔、顺从,不调皮捣蛋,我们就是要把你们培养成这个样子呀!”一位激动的老师在文章里说。

“兔子”们利用耳朵长的优势,不放过班上任何同学的窃窃私语,时刻向老师汇报;或者利用比别人多一瓣嘴唇的优势,从事着班干部工作,说服同学赶快变兔子。郑渊洁因此认为,小学的班干部简直就是在“培养汉奸”。

而不听话的、有自己思想的学生则被视为班级与家中的耻辱与挫折,老师与家长竭尽所能地将其改变成驯兔,而皮皮鲁就是这样不听话的学生中的一个。

付雁南在文章中说:“‘差学生’皮皮鲁的故事让我惊觉,自己原本骄傲的‘好学生’优越感毫无根据,成绩不好的同学也有自己优秀的一面;而更多的故事则反覆陈述,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有很多,而‘听话’大约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如今回过头来看,这也许是一场关于‘平等’和‘自由’的最浅显的启蒙。”

驯兔教育与孔孟之道背道而驰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他在当时即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主张教育的方法与内容应该依据学生不同的资质、性格与志趣而有所差异,才能发挥其所长,达到学生最大的成就。每个学生都是单一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天赋与性格,哪能一概而论、整齐划一的对待?驯兔式的教育完全与孔子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它扼杀学生的独立性与特异性,并培养大批专制体制下的顺民。

国内教育工作者王尧可先生说道,孔子的因材施教,“不仅是尊重个体、尊重人性的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最自然的教育规律。一个老师不能遵循这种教育规律,是一个教学者的失败;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不能遵循这种教育规律,则是整个国家教育的失败,更是民族的悲哀。”

王尧可先生进而表示:“由此反思积弊丛生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是一刀切,完全不尊重个体和地域的差异,也无视各学科的不同特点,通通是一个模式。”

孟子也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自我反省,要是理曲的话,纵然只是面对穿着粗布粗衣的平民,我能不害怕吗?自我反省,只要合乎义理,纵然面临千军万马,我也一样勇往直前!然而顺民如何能在面临千军万马之时仍然勇往直前?由是可知,驯兔教育离中国传统的文人气节相去多远!

顺民与“言论自由和媒体独立”

付雁南这篇文章在网路上有许多跟贴,其中一些见解,发人深思。

网友“小班长”说:“我从小看童话大王。没当过班干部。现在已经在国外博士毕业工作。觉得自己很像皮皮鲁啊。我接受了国内的小学初中大学教育。但是我的灵魂来自童话大王。对科学的崇敬、对权威的蔑视、对想像力的尊重都是童话大王教给我的。这些恰恰是最宝贵的,从国内的教育中学不来的。”

“新浪网友”说:“东野长峥这些天一直关注的是乌坎事件……这个敢于以死相拼的村庄是中国第一个清除某方势力实现村民自治的乡村,第一个迫使官方承认自己的自治组织并与之对话的村庄,第一个由青年发动组织协调起来的农民维权行动(这里我更愿意用农民革命这样的词),第一个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纲领并且其领袖勇于担当生死不惧的中国新农民,第一个不再只知下跪自焚乞求恩赐打砸而是懂得互联网懂得怎样用互联网把真相告诉国内与世界的村庄。”

“还有媒体,乌坎农民对国内媒体的抛弃,对海外独立媒体的信任,无疑是真正敲响了‘舆论一律’的丧钟,而官方之所以没有最后把早已沸腾于心的杀机变成行动,除了当下特殊的政治形势之外,主要的还是趴在乌坎村那一百多家外媒。这个例子说明,独立媒体对于乌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多么的生死攸关。你当局有再多的武警特警多少多少军,可你总不能公然在世界与中国人的眼皮底下对手里只有砖头木棍的乌坎村民大开杀戒,哪怕是这个地球上最强霸的政权,如此的倒行逆施,也是心存忌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言论自由与媒体独立,于当今中国,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是多么地重要。” 
 
“新浪网友”暗示:驯兔似的教育方式正是扼杀言论自由与媒体独立的刽子手。而乌坎农民“对国内媒体的抛弃”正可以说明此点。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