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知】龟救恩人 狗为主人报仇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传扬着“善恶有报”这个宇宙恒常的信念,先哲有许多名言和格言,道家和佛家都一直这样晓谕人们,如老子《道德经》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说不管你是谁,只要是善良的人就受到上天的护祐,只要为善就得到上天的赞许。《史记‧吴王濞列传》说:“为善者天报以福,为非者天报以殃。”人们行善或作恶的行为必然为自己招来相对的报应。连天地万物都呼应着善恶有报这个铁律。

善报——天道好还

这故事是发生在晋朝将领毛宝的军中,在《晋书》中记上一笔。当毛宝与西阳太守樊峻守邾城(今湖北黄岗县附近),后赵武帝石虎(字季龙)率兵数万围攻邾城,毛宝领兵对战大败,最终邾城被攻陷,毛宝率领士卒六千人突围而出。结果在敌军的追杀下他们纷纷被迫投江,全军覆灭,其中唯独一位军人,安全到达彼岸,奇迹生还。

早先当毛宝军队驻在武昌时,这位军人,偶然在市场上看到一位渔夫将一只四五寸长的白龟囚禁在笼子里。军人看到这只白龟生出了怜悯之心,出钱买下并悉心饲养它,等待它长大能够自由行动了,就将它野放到江中。

后来当邾城战败时,这位救下小白龟的军人身披盔甲,手持刀剑,随着同袍跳入江中时,却感觉自己像是掉在一块大石头上,细看才惊讶地发现,那是一只白龟,有五六尺长,原来是他从前野放的白龟。长大了的白龟托住这位军人送他安全抵达对岸,使他免于溺死,又避开了敌军的追杀。

恶报——忘恩负义遭报

狗来替天行道。(Pixabay)

这故事是发生在南朝宋的将军、尚书令袁粲的门生身上。袁粲父亲早逝,生活清寒,因此祖母给他取名愍孙,后来事奉宋明帝改名为粲。他才华洋溢,不喜多言,虽然身居高位,仍然常常独自漫步于花间林下,吟诗饮酒,自得其乐。

明帝去世后,袁粲与褚渊共同受明帝临终之托,成了顾命大臣,辅佐后废帝登基。在此期间,桂杨王刘休范发动叛乱,袁粲率兵平定乱军,接着受命镇守石头城。这时齐王萧道成已经起兵反宋,私下拜访袁粲,但袁粲一心不侍二主,推托生病不和他见面,另方面筹划与他对战。

齐王派遣部将攻入石头城时,袁粲十七岁的长子袁最为保护父亲而受重伤,袁粲临终前对儿子说:“我不失为忠臣,你不失为孝子。”父子同时殉身,百姓深感痛惜。

当时袁粲的幼子年纪只有几岁,乳母抱着他逃到袁粲的门生狄灵庆那里去投靠。不料,狄灵庆竟然对乳母说:“我听说供出袁粲的儿子有厚赏,现在袁氏已经死了,你还藏匿这孩子到底为了谁?”于是就把孩子抱走,献给了萧道成,以图获得封赏。乳母嚎啕痛哭,呼喊着说:“天啊!粲公以前对你有恩,所以我才冒险投靠你。奈何你却背弃良知,为求私利杀害恩公的子弟。假如天地鬼神有知,我一定会看到你受到灭门惨报。”

自从袁粲的幼子死后,狄灵庆时常恍惚地看见那孩子像往常一样骑着大狗游戏。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只大狗,闯进狄灵庆的庭院,一遇见狄灵庆便猛扑过去,狠狠地咬死了他;不久之后,狄灵庆的妻子和儿子也相继死去。乳母所言果然应验。这只狗就是袁粲在世时养的、他的幼子常骑的狗。狗为主人报仇乎?不管如何,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南齐永明元年,齐武帝(齐高帝之子)下诏褒奖袁粲对刘宋宗室的忠义之功,下命为他改葬。

当今的世界有许多人不信神,不相信报应的铁律了,但是善恶有报的天理并不会因为人不相信而消失。我们人有幸为人,坚守为人的道德守则,实践善良的行为,这是永保幸福的良方。@*#

资料来源: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五十一‧毛宝传》《宋书‧袁粲传》《南史‧卷二十六》

─点阅【天道有知】系列─

【大纪元2023年06月26日】

责任编辑:李梅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