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爆发对清零政策的抗议活动,让北京陷入两难之间。如果妥协、在清零政策上让步,担心更多地方的民众也出来抗议;如果进一步压制,恐令民众更加不满,导致更大的反弹。
“周末,在中国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事情——人民反击了。”一位资深中国通写道。
中国公民对三年来压迫性的COVID预防控制感到失望,周末起在各地爆发了抗议活动。在西部成都、南部的广州和东部的南京,抗议者要求结束清零政策,结束各类对生活和工作的封锁。在首都北京,抗议人士大喊:“我们要自由!”在上海,抗议者要求中国共产党下台、习近平下台。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资深研究员麦克·舒曼(Michael Schuman)周一(11月28日)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文说,中国民众的这种不满情绪爆发是近年来罕见的一次,代表了对习近平和中共权力的最大挑战。
这位资深中国通表示,这场危机是中共当局自己造成的,因它一直将清零政策吹捧为习近平的执政成绩以及中共威权制度优越性的标志。当几乎全球都选择与病毒共存后,共产党仍在坚持要战胜病毒。
“对一个自诩为永远正确的共产党来说,扭转政策可能会被中国公众解释为承认错误或失败,这是不可容忍的。”舒曼写道:“清零政策正在演变成一个专制国家和复杂社会之间的较量。”
许多公共卫生专家认为,中国已经错过了制定逐步退出动态清零政策的窗口期。过去三年,中共当局投入巨大资源建设方舱、扩大大规模核酸检测能力,却没有在开发更有效的疫苗方面快速推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周一告诉美国之音,“我们认为中国(中共)将很难通过他们的清零战略来控制这种病毒。”他们没有被授权透露姓名,这是以匿名方式发言的。
发言人表示,有效的处理疫情方法意味着使用公共卫生工具,如:继续提高疫苗接种率,使检测和治疗容易获得。
抗议者直接挑战中共和习近平
社交媒体用户透露说,周一白天,北京、上海等地的警察在大街上要求行人拿出手机检查,如果有翻墙用的VPN和电报(Telegram)、推特(Twitter)等程序,就要求行人登记。
周一晚上,北京街上出现了大量警察,防止了前一天晚上的抗议活动重演。
警方的反应是在周末中国17个省爆发抗议活动之后作出的,抗议者要求结束核酸测试和封锁。
自1989年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以来,中共已将防止全国范围内的政治性抗议活动当作一项优先事项。过去,中国的抗议活动通常源于对某些局部问题的不满,如拖欠工资、土地纠纷或污染,且集中在局部地区。
《华尔街日报》周一报导说,本次抗议活动是中国社会和谐局面出现裂痕的鲜明体现,表明动态清零政策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不断攀升,再加上日益威权的政权对异见的零容忍,已经让许多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感到不堪重负。
报导引述学术季刊《中国领导人观察》编辑裴敏欣的话说,大规模抗议活动是习近平面临的最大政治危机。裴敏欣表示,这是近几十年来,来自广泛的社会群体联盟的抗议者首次直接挑战最高领导人本人和中共。
在一再封控导致企业停业及推高失业率之际,有些人原本冀望,在10月份中共二十大闭幕、习近平获得又一个总书记五年任期后,动态清零策略就会改变。
这些人认为,只要最高领导人在政治上感到足够安全,他就会想要调整这项政策以提振经济,尽管领导层越来越强调意识形态和党的控制。
中共当局陷两难 既不肯放松清零 又不敢压制太猛
专家表示,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北京会有选择地放松管控,同时对特定的抗议者进行严厉报复。
《华日》说,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表示,至少在短期内,抗议活动不太可能导致中共领导层发生变化,但如何处理会相当棘手。如果当局取消防疫限制,风险是可能会造成一波大规模乃至致命性的疫情,破坏政府的公信力。如果当局可以选择打压抗议者,坚持严苛的清零策略,但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民众显然已经受够了疫情管控。
密歇根大学中国问题研究学者洪源远(Yuen Yuen Ang)告诉《华日》,如果中共当局妥协、放松动态清零政策,他们担心会助长大规模抗议活动;如果进一步压制,则会造成更广泛、更深的不满。
她说,一个危险是,如果中共领导层选择采取压制措施,可能使中国陷入一个围绕控制的恶性循环,引起更多不满情绪,进而导致更多控制措施。
11月上旬,中共国务院公布了“优化和调整”防疫政策的二十条。但随着冬季到来,新增确诊病例再次激增,地方官员害怕担责,再次重拾清零这一政治任务。
11月24日,新疆乌鲁木齐一小区发生火灾,造成十人死亡。民众质疑,疫情防疫措施造成消防救援工作被耽误。这一悲剧令强烈不满的民众不顾风险,出来表达异议以寻求改变。乌鲁木齐居民当时已经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天的封控。
11月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发布消息说, 明日寒潮,停做核酸。该一消息迅速传开,被大量中国网民转发点赞。
责任编辑:叶紫微
【大纪元2022年11月29日 记者林燕综合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