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中共破坏世界秩序 安倍晋三是吹哨人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街头助选演讲时遇刺身亡,令世界震惊。分析认为,安倍赢得国际尊重,特别对华政策给日本及世界留下重要政治遗产,他是警示中共在破坏世界秩序的“吹哨人”。

日本:一个世代的结束

对于安倍的政治遗产,美国艾德菲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政治学教授王维正对自由亚洲表示,第一是他代表一个世代的终结。换言之,北京未来要面对的日本领导人全部都是在二战以后出生的。他们不会有像祖辈父辈那种原罪的心态。

王维正说,所以北京要和日本交往一定要以正常国家的态度、持之以礼,互相在价值和利益上有所契合,才有可能交往。北京不可能永远用历史问题来缠绕中日关系。

第二个遗产,王维正认为,虽然他带领日本走向正常化国家的任务还未完成,但毫无疑问,日本是中国(中共)崛起之下的印太地区的一个中流砥柱。

“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军事上有可能达到的实力,对于应对中国(中共)崛起的发展不太乐观的区域来讲,仍然是起到一个保险的作用。”他说。

警告中共破坏世界秩序 安倍是吹哨人

此外,安倍是一位吹哨人。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纵览中国”网刊发行人兼主编陈奎德对自由亚洲说,安倍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其基本方向对世界现有秩序的负面影响,他是一个很重要的吹哨人。

“安倍第一个深入地向西方世界提出了这样一个危险性。这是他在外交上对于世界趋势的重要遗产。”陈奎德说。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金(Josh Rogin)也说,自二战结束以来为东亚地区提供和平、繁荣与安全的国际秩序,遭到了北京利用其增长的国力和影响力的破坏,而安倍是最早认识到这一点的国际领导人之一。

“当美国和其他世界领导人仍坚持与北京接触的方式时,安倍将日本的外交政策,重新定位于与中共的长期竞争。”罗金说。

应对中共挑战 安倍令世界做更好准备

罗金认为,安倍最被铭记的一点是,及早示警中国(中共)崛起带来的挑战,对全球长期应对此一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长期担任安倍外交政策顾问兼文胆的谷口智彦曾向罗金透露,安倍了解日本长期抵挡中共崛起的影响,“必须做到三件事:一、强化经济;二、提升与美国的同盟关系;三、与澳洲、印度拓展外交关系”。

罗金说,当今美国东亚战略的概念框架可以追溯到安倍的倡议和言论。例如“自由和开放的印太地区”。安倍还努力推进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uad),专注于共同价值观。

安倍2007年首度访问印度时,提出“太平洋和印度洋合流”愿景,将印度拉入印太安全对话,进一步促成美国日后以“自由开放的印太”为主轴制定政策。

罗金强调,西方国家如今对中共试图侵蚀西方价值观开始做出应对,安倍功不可没,而这是令人发指的凶手永远无法抹灭的贡献。

安倍极为重视与美国的关系

安倍在精心培养与美国的关系。罗金说,“安倍明白,美国持续存在于印太地区,对该区域及其它区域很重要,而要把美国留在印太地区,日本的角色不可或缺。”

“安倍被美国两位前总统奥巴马和川普视为资深政治家兼友人,足以证明他个人的外交技巧。”罗金援引谷口智彦说。

陈奎德还表示,日本促使美国转变了对中共当局、特别是对习近平的一个基本政策,就是采取相对更强硬的态度。这个重大转向,安倍认为是他影响了川普政府。当然川普政府有自己一贯的政治脉络,但日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川普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后,安倍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位到美国与川普见面的领导人,他长谈了对中共的看法。陈奎德认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向显然和安倍是有一定关系的。

王维正也表示,对华政策,日本可以说是美国在印太地区最可信赖的一个盟友,无论在经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上来讲,对于一个崛起的中国,美国的印太政策少了日本是不行的。

美日中台关系 安倍说的最明确

另外对于台湾问题,陈奎德说,在我看来,安倍是在中国所有的邻国中,讲得最清晰、最严厉、最强硬的一个。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安倍对中共威胁台湾一事再次提出警示,公开呼吁美国舍弃“战略模糊”政策,同时更表明“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暗示一旦中共攻台,日本应该驰援。

陈奎德认为,这个讲得非常明确了。而且大家都知道,除了美国讲话之外,安倍的讲话是最重要的对台湾安全的国际声援力量之一。

“对于中国民国(台湾)的安全保障,日本在安倍执政时是起了非常重要作用的。”他说,

安倍曾多次公开表示,不论是日美、日美台、日美澳印“四方安全对话”(Qaud),理念相同国家间的关系应加强,创出让北京放弃武统台湾的状况。他还警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绝对不能误判”。

对于日本国内,安倍一个重要建树是“安倍经济学”,对提振日本的民族主义和振兴经济有重要贡献;以及安倍一直在推动日本修改和平宪法,提升国防力量等。

2022年7月8日,直至深夜仍有许多民众在安倍晋三遇袭的地点致哀。 (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责任编辑:孙芸

【大纪元2022年07月10日】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