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实:日本被中共一步步逼上梁山

中共日本逼上梁山,迫使安倍编织围剿中共的大网。安倍虽然不幸辞世,但他编织的那张围剿中共的大网却日益坚固,参与拉网者日趋增多,网被渐次收紧,中共也将在内反外剿的夹击中走向灭亡。

中日建交50年中,日本对中关系大抵经过了三个阶段:懵懂的蜜月期、冷静的战略互惠期、从谨慎防卫到明确反击期。在此,通过中日建交以来的若干史实,审视一下中共是如何将一个本可成为好友的日本逼上梁山、变成反共死敌的。

懵懂的蜜月期:从中日建交至改革开放

1972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日建交。自此,日本政界、商界、民间亲中热渐次升温,期望中日友好。这一态势至胡耀邦主政时期(1982至1987)达到顶点。1989年六四事件后,日本从盲目的热情友好,转向冷静的务实外交,但经贸关系日益加强,渐次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双边关系。故此,日本对中亲善度指标保持相对平稳态势。

1978年10月,邓小平以副总理身份,携带中共批准了的《中日友好条约》访日,并拜见了昭和天王。华国锋下台,邓小平掌握实权后,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日本政府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提供了大笔日元贷款予以支持,为推进中国当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胡耀邦任总书记后,十分重视对日关系,与当时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建立了个人友谊。因此,日本开始正式大规模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投资。胡耀邦时代,是中日建交以来昙花一现的蜜月期,至今日本政界、产业界、民间依然怀念胡耀邦时代的日中关系。

六四后进入战略互惠阶段

六四事件后,西方纷纷对中共的暴行给予严厉谴责,并实施经济制裁,但日本学术论文2020(26册)显示,日本外交界认为:人道灾难固然不能容忍,但研判中共高层不会屈服外来压力,担心制裁会适得其反,因此主张避免孤立中国的怀柔政策。

1989年7月,G7峰会于巴黎召开,会议在讨论对中共严厉谴责并实施进一步经济制裁问题时,遭到日本的阻挡。日本提出:只有避免孤立中国,才能使其走向政治改革。虽然美国等西方国家并不同意日本的主张,最后,日本还是说服了美国和法国,最终采取了“避免孤立”的模糊立场。六四是中共执政后遇到的最大政治危机,而在国际上充当灭火队员的,正是当今已成为死敌的日本。

六四事件后,1989年7月G7法国峰会在讨论对中共严厉谴责并实施进一步经济制裁问题时,遭到日本阻挡。日本提出只有避免孤立中国,才能使其走向政治改革。图右一为日本首相宇野宗介。(Dominique Faget / POOL / AFP)

其后,日本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在两国交往中尽量给中共面子,一方面却也冷静了下来,保持不亲不疏的态度,维持不近不远的距离。但是,经贸往来、投资、文化交流等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譬如,1989年的中日贸易额已达196亿美元。自此,日中关系渐渐进入“政冷经热”时期。

为虎作伥的资金援助

自1979年开始,日本政府向中国提供贷款,直到2022年3月末才终止,持续了43年。据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统计,日本提供给中国的贷款中,无偿提供的“无偿协助资金”大约1600亿日元,“日元贷款”为3兆3000亿日元,“技术支持”款项约1900亿元,总金额为3兆6500亿日元。其中,“无偿协助资金”与“日元贷款”项目分别于2006、2007年结束,而最后一项“技术支持”资金项目也于2022年3月末结束。在中国获得的外国援助中,来自日本的资金约占70%。

日本停止这项资金援助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有三点:其一,中共隐瞒接受日本资金援助实情。例如:在反日的背景下,中方将桥梁等处刻有“此项目由日本援助”(援助协议规定内容)的标牌拆掉,致使普通中国人对日本援助情况毫不知情。其二,借助日本提供的资金援助,加上来自日本民间的投资等,使得中共经济飞速发展,2010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达39兆7983亿日元,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共国防开支巨大,逐年扩增,直接影响到日本、亚太、世界的安全;并且,中国已经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经济援助,继续给中国贷款已无实质意义,也是为虎作伥。其三,中共一方面受人恩惠,一方面却又蛮横霸道,屡造事端,乃至军事挑衅。因此,日本政界、商界、民间对中共的忘恩负义行为十分反感,也为自己被当作冤大头随意戏弄而十分懊恼。

江泽民大力开展所谓“爱国主义”教育酿恶果

六四事件后,江泽民成为中共总书记。上台后,他竭力推进所谓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主义”教育。江泽民指示教育部门,必须对青少年(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实施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1991年3月,江泽民指示:要运用历史和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抬头。

据此,1991年4月25日,国家教委颁发《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在中小学进一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当年是中共建党70周年,庚子赔款90周年,九一八事变60周年。《意见》指出: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教育学生知道国际敌对势力至今亡我之心不死,从小树立反对和平演变的观念……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报告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90年代的主要任务之一;1994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重点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次年,民政部确定了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宣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百种爱国主义教育图书。十五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经过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发酵,在随后的1997年收回香港、1999年收回澳门、2001年中国加入WTO、2001年中美撞机、2001年中共申奥成功,以及2008年的拉萨事件、汶川大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在中国人尤其在青少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被“爱国主义教育”灌输、洗脑后的人们几乎达到痴迷、集体无意识的疯狂状态。“爱国主义”业已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成为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一种特有属性、习惯。并且,这股浊流早已冲出国门,蔓延全世界。

在此过程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最佳反面材料的日本,自然成其最大的受害者。此后,中共的反日、仇日宣传与举措几乎成为一种定式,一项国策,长期实施。但是,蒙受巨大压力的日本人却心知肚明:正是那个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江泽民是始作俑者。因此,在日本的社交平台讨论区,有这样的留言:江泽民推行的反日教育,就是中共的既定政策,和日本如何做好没有任何关系。

钓鱼岛问题

中共牵制日本,实施仇日的爱国主义教育可用的材料很多,如侵略中国、历史教科书、靖国神社、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下同)问题等。其他问题都是历史、认知、意识形态等领域的较为抽象问题,并无直接的实质意义,而钓鱼岛问题却有着双重意义:既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又具有潜在、长期的经济价值。

然而,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的态度却十分明确:无论从历史依据还是依照国际法,钓鱼岛都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存在领土主权问题。

1895年,日本将钓鱼岛正式编入为日本领土,此后中国没有任何质疑。1969年,联合国调查报告称,钓鱼岛周围海域可能埋藏石油,于是中共于1971年首次提出主权问题。1992年,中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明确记载钓鱼岛为中国所有。2004年,7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岛;此后,开到钓鱼岛海域的中国船只逐年增多,2010年发生了中国渔船恶意冲撞日本海上保安厅巡航舰事件,震惊日本朝野,日本国内舆论哗然。

江泽民指示要运用历史和国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防止崇洋媚外思想抬头。图为2012年9月18日,云南省昆明市抗议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STR / AFP)

通过该事件,日本民意认为:中共的做法固然野蛮、霸道、违反国际法,但这一结果也是日本对中共的宽容忍让造成的,是日本的忍耐、迁就和暧昧态度,使中共持续骚扰,步步紧逼,以温水煮青蛙手段,最终达到其蚕食的目的。因此,在强大的民意、舆论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对钓鱼岛加强防卫,而有效保护的法律基础是将其国有化(此前为民间人士所有)。此前,已故东京都知事、保守派重镇石原慎太郎宣布:东京都出资购买钓鱼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为了妥善解决该问题,于2012年9月11日将其化为国有,并命令海上保安厅使用大型巡洋舰负责巡逻、守护。

日本的这一举措使中共找到借口,不断加大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频率与规格。国有化之前,中共船只入侵日本领海事件只发生过一次,而日本将其国有化当年则上升到23次,2013年52次,此后大约每年以30次持续递增。至2021年年末,中共动用的大型船只达132艘,与10年前比增加了三倍。中共船只入侵日本领海,或在接近海域航行天数也随之不断增加,2021年为326天,2022年为336天。

2013年2月4日一艘中共海警船(左)与一艘日本海岸警卫队船只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附近海域对峙。(Japan Coast Guard / AFP)

中共开到钓鱼岛的船只,多为隶属武警部队的大型海警船。中共的海警船2012年只有40艘,目前排水量千吨级以上的船只已达135艘,官兵人数达1万6000多人。

2021年,中共通过了《海警法》,规定对于不遵从停船命令等外国船只可使用武器。2022年12月26日,中共海警船入侵钓鱼岛领海,滞留时间长达72小时45分钟。对此,日本政府官房长官松野博一指出:事态极为严重。进入2023年以来,该事态一直持续,1月30日,又有四艘中共海警船相继入侵日本领海。日本政府认为,中共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担忧异常行动恐怕引发突发事件,导致事态升级。

2022年9月11日,是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10周年,中国的船只在接近领海外侧航行已经常态化。因此,日本海上保安厅组成了特别机构,配备10艘新造的大型先进巡航舰,担任特别警备,日本驻扎在冲绳石垣市石垣港的大型巡航舰从原来的7艘增加到21艘。

砸日本使领馆事件

随着中日两国在具有争议的问题上对抗升级,中国民众,尤其是被彻底洗脑的年轻一代反日情绪不断高涨,不断发生排日、反日行为。

2005年3至4月,在中国各地发生了一系列大型游行、抗议活动,反对日本扶桑社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历史记述,也要打击日本为争取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作的努力。示威者在20多个城市举行抗议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其中,发生了向日本使领馆投掷石头等暴力行为,上海10多家日本餐馆被砸坏,在上海的三名日本留学生受到攻击,一人被殴打至重伤。对此,日本朝野虽然震惊,但政府却十分冷静、克制,民间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抗议中共示威游行等。

2012年8至9月,中国近20个城市再度爆发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反日运动,抗议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要求日本人“滚出钓鱼岛”,对过去的战争“道歉”。期间,也发生了打砸日本企业、店铺、日产汽车,抢劫日货等暴力骚乱。9月18日,日本沈阳总领事馆遇袭,领事馆墙壁被喷墨,部分玻璃被砸破,日企受害损失达数10亿至100亿日元。

江泽民藐视天王 激日本人反感

1998年11月26日,江泽民作为国宾访日,日本天王、皇后在王宫设晚宴招待,约150名政要、各行业领袖出席了晚宴。天王致欢迎辞时说:希望与中国携手解决面临的问题,为地球环境的改善、人类的福祉、世界和平继续做出贡献。对此,江在致辞时,始终紧綳面孔,并严厉地回应道:日本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错误道路,给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我们要永远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

话语一出,震惊四座。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外交礼仪,还是从日本文化角度看,在这种场合是不应该说出此类话的。如果硬要说,也要以委婉的表述方式点到为止。因此,在日本人看来,面对日本国家象征的天王,持这等态度、这般言辞,不只是傲慢、狂妄,无异于对日本天王的藐视,甚至是当面羞辱。当日本国民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场面,以及他对天王其他的一些傲慢举止后,很多人都有被羞辱之感,因此对江十分反感。

1998年11月,江泽民作为国宾访日,在明仁天王举办的晚宴上严厉批评日本的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言辞傲慢、狂妄。日本国民都有被羞辱之感,对江十分反感。(Juji Press / AFP)

其实,日本天王1992年访问中国时,对日本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不幸,已经明确深表歉意。而且,就在前一天,小渊惠三首相在举办的晚宴致辞中,已经表达过此类观点。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在日本天王举办的招待晚宴上,大可不必再次言及此事。此举措对日本政界、国民的心理伤害与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中共一直要求日本对二战谢罪,其实,日本早就谢罪了。1972年9月29日,田中角荣说:“日本在过去的战争中,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痛感其责,深表反省。”1982年8月24日,铃木善幸发表了与田中角荣相同的言论。1982年8月26日,宫泽喜一也发表了相同言论。此外,日本天王、中曾根康弘、海部俊树等首相,也都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表达过类似道歉。2001年,福田康夫官房长官发表谈话:对过去战争造成的伤害“痛切反省,诚心道歉”。被中共痛恨的鹰派首相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等也都明确表达过上述观点。

在中日双边会谈时,江泽民提出要将以下三点明确写进联合公报。江的三项要求是:(一)从《美日安保条约》中删掉相关台湾条款;(二)对中国谢罪;(三)依照惯例,日本对中援助资金计划继续维持一定五年。基于日本的国际政治准则,尤其是江的一系列出格表现,日本断然拒绝了其要求。对此,江十分恼怒,虽然获得了日本3900亿美元的援助,但拒绝在联合声明上签字。

中共的霸道、仇日教育,致使日本人对中共极为反感。2022年11月30日,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发布了“第18次日中共同舆论调查(2022)结果”。本调查由日本“言论NPO”组织与中国的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实施,调查时间从2021年8月至10月止,是2005年实施以来的第18次,其目的是持续把握日中两国的相互理解状况及其变化。两国人民对对方国家的好感与不好感分别为:日本人对中持不好印象者占87.3%,持好印象者仅占11.8%;中国人对日持不好印象者占62.6%,持好印象者占35.2%。

日本人对中持负面印象曲线,从2005年的37.9%一路持续上升,自2012年至今一直保持在84.3%以上,最高为2014年达93%;中国人对日持负面印象曲线,2005年为62.9%,其后下降到2007的36.5%,自2008年(40.6%)一路上升,至2013年达最高点92.8%,随后又逐渐下降至2020年的52.9%,2021年则小幅上升至66.1%,2022年又小幅降至62.6%。

对比两国曲线,可看到这一特点:日本对中曲线较安定平稳,而中国对日曲线则不具连贯性,波动较大。这该是与中共当时的对日舆论宣传有关。另外,两国印象最差的顶峰同为2013年、2014年,其背景为2012年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2013年习近平上台主政。一言以蔽之,一应结果,都是中共“爱国主义教育”、仇日宣传教育及相关举措所导致的。

习近平“大国外交”遭日抵制的原因

习近平2013年上台后,展开“大国外交”,遍访欧、美、亚、非,但却始终未能访日。这是因为:日本国内政界、民间有一股强大势力反对他作为国宾访日。

2014年11月,在两国关系极度紧张,几乎到了要爆发冲突的时代背景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藉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的机会,实现了与习近平的破冰会面。习近平作为东道主,需要会见参加会议的各国元首,因此才见了安倍。从当时的电视画面看,安倍很拘谨但却面带笑容地走上前去与习近平握手,习近平则表情严厉,对安倍的寒暄没作任何回应,听完翻译的话后,就直接将冷峻的脸转向前方。握过手后,安倍似乎还有话要说,但习近平则将脸转向另一侧,安倍连续两次试图搭话,但习近平就是视而不见,令安倍十分尴尬、狼狈,只好默默离去。

2014年11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上与习近平会面,会谈中习近平始终紧綳面孔,态度冷淡;中方特意不在会场放置两国国旗。这一系列的举措,无异于故意蔑视、羞辱安倍及日本。(Kim Kyung-Hoon / POOL / AFP)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习近平始终是紧綳面孔,态度冷淡。会见也只有短短的25分钟,安倍提出改善两国关系、稳定东亚局势的一些建设性意见;习近平则告诫安倍:两国关系恶化的原因是“清楚的”,并敦促日本遵守中日两国上周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主旨为避免发生不测)。更令日本感到惊讶的是:中方只有在习近平与安倍会谈时,特意不在会场放置两国国旗。这一系列的举措,无异于故意蔑视、羞辱安倍及日本,这使得安倍、日本政府颜面扫地。

见证了这一历史画面的日本国民,大多对习的态度感到吃惊。笔者的一个同事(大学教授)日后对我说:那个人怎么会那么无礼……

日本和中共从根本上志不同道不合,岂能言顺,更侈谈兴礼乐了。

安倍绝地反击 “地球仪外交”围剿中共

安倍第二次就任首相后,2013年1月28日,在日本国会发表政策演说,誓言要开展“地球仪外交”(全球外交):“立足于自由、民主、基本人权、法制之普世价值基础之上,在全世界展开大战略外交。”

随后,安倍即刻实施他的“地球仪外交”。1月12日,安倍派岸田文雄外相(现任首相)访问澳洲,扩大安保合作,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从1月16日开始,安倍亲自访问越南、泰国、印尼三国,推进、落实他的外交政策及政治理念。从2013年至2016年的4年间,安倍访问了世界60多个国家,参加联合国大会及首脑级别的国际会议20次以上。

安倍强烈地意识到中共压制人权、自由、民主,所以,要在世界范围内与具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组织、人们一道,形成一张包围中共的大网,通称“包围中国网”。当然,安倍在公开场合并未亲口谈及此概念,但人人皆知,日本媒体在相关报导中也经常言及。

作为“包围中国网”的一部分,安倍提出了关于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要在该地区形成一个“自由与繁荣之弧”。这一战略要构建一个“自由、开放的”亚太,旨在遏制中共在这一地区的战略扩张,在该地域内形成围堵中共的二级包围圈。

当时,奥巴马对习近平的“大国外交”熟视无睹,甚至持战略模糊的绥靖政策。因此,安倍只好孤军奋战,艰难但却积极地一步步推进他围剿中共的“地球仪外交”。

2016年11月,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事态发生了根本转变。11月8日,当安倍得知川普当选后,立即决定前往纽约,会见川普。在川普当选不到十天的11月17日(美国时间),安倍便来到纽约特朗普大厦,会晤川普。面对一个外交素人,安倍在会谈中告诉川普,来自中共的威胁有多大、多严重,他清晰而充分地阐述了他的对中政策。

2016年,在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不到十天的11月17日,安倍便来到纽约川普大厦会晤特朗普,指出中共威胁的严重,二人成为挚友。(HO / Cabinet Secretariat / AFP)

这次会谈后,他二人成为挚友,美日同盟关系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美日同盟主导的在印太地区对中共的围剿也渐次成型。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安倍速见川普可谓历史性举措,这次会谈可能成为后来川普制定对中政策的一个判断基础,至少在川普后来对中政策制定上给予了相当的影响。

局势大反转 围共大网形成

2017年11月,APEC会议在越南举行。与会期间,安倍与习近平举行了第二次首脑会谈。

这次会见,习近平一改往日傲慢、无礼的态度,而是满面微笑。这使得在场的记者面面相觑。《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在报导中写道:这是第一次看到习近平的笑容。

之所以发生这等转变,就是由于安倍展开的大胆的外交活动、构建的包围中共网发挥了作用,使事态发生了逆转:安倍及日本变得强硬,而习近平则式微了。

然而,安倍反击并没有就此止步,针对中共在东南亚、东亚、南海地区的势力扩张及霸道行为,安倍又提出了“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除了在该地区积极推进此构想外,2018年在加拿大召开的G7峰会上,安倍在国际议题上起了主导作用,积极推行他的这一构想,使与会各国基本达成了共识。

2019年12月,中日韩三国在北京举行首脑会谈期间,安倍与习近平举行了单独会谈。会谈中,安倍谈及了香港问题、维吾尔问题,要求习近平对此保持克制、信息透明化。亦即:安倍会谈中说出了习近平最不想聼、最不愿触及的敏感话题。

2020年10月,安倍因健康原因辞职,但安倍那条联合世界正义力量反共之路业已开拓完毕,后人只需上路启程而已。而且,此路已是越拓越宽,越走越顺。2021年6月,于英国举行的G7峰会上,继任首相菅义伟与川普、约翰逊联手,成功地将中国问题作为会议主题,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首脑联合声明中,牵制中共的一带一路,批评中共的人权,并对台海和平局势表示担忧。

2021年6月,在英国还召开了一个重要会议,NATO首脑会议。在会议联合声明中,指名批评中共:中共的野心与行为对于我们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同盟国而言,是体制上的挑战。与以往不同,在围堵中共的时代大背景下,NATO也不再沉默,明确地亮出了自己观点。并且,2021年,作为NATO加盟国的英国、法国、德国,也向太平洋区域派出了军舰,并与日本的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军演,英国更是派出以最先进的航母为主体的航母打击群。这些动作之清晰、强烈的寓意该是不言而喻的。此外,澳洲与日本在安保方面的合作,也使这一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构建围剿中共的天罗地网进程中,又大大迈进一步。

安倍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扭转了世界对亚洲过往以中国为中心的观点。图为2019年G20大阪峰会时,美国总统川普(左),日相安倍晋三(中)与印度总理莫迪合影。(Carl Court / POOL / AFP)

此外,由于安倍的不断倡导、积极推进其既定的外交政策,使东南亚局势发生了变化,使台湾问题也得到空前的重视,在国际上渐渐形成必须维持台海现状的共识。

由于中共一系列的反衬表演,使安倍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得到客观验证,其主张深得日本民意,业已成为日本朝野公认的外交、国防基本方针。事实使日本人清醒地认识到:中共是祸害的根源,只有自我强大,有所作为,才能对抗中共。日本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在对抗中共这条路上之所以能比安倍走得更快、更远,就是因为有安倍的铺垫、强大的民意,以及国际围剿中共大势之形成。

“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2022年10月26日,日本国会议员神谷宗币,向众议院提出质问书,提出:关于在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设想下实施保护国民训练的质问书。这一观点,安倍早就阐述过,此时在国会提出,或许是要在舆论、国际上排雷,也是论点正式提出的前哨战。

2021年12月1日,台湾智库召开研讨会,前首相安倍晋三通过网路与会,发表演讲。安倍在演讲中指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这两点认识,北京尤其是习近平千万不要误判。”他还说,日本与台湾民主主义阵营的人们,有必要反复、持续地向习近平等人告诫:切不可走上错误道路。

2021年12月1日台湾智库召开研讨会,安倍晋三发表视讯演讲,指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图为2021年12月14日台美日三边印太安全对话在台北举行,安倍晋三以预录的方式为开幕典礼致词。(中央社)

2022年7月22日,日本防卫省发布2022年度《防卫白皮书》,防卫大臣岸信夫(安倍的亲弟)在白皮书的前言处指出,“中国在东南亚及南海等地,继续试图以武力单边改变现状;并于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深化同盟关系,并且两国的军舰、军机联合在我国周边地区航行;再者,(中共)似乎不会放弃武力犯台,从而导致地区的紧张局势日益升高。”

这是日本在防卫白皮书中首次提到台湾,从而将“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也是日美同盟有事”的旨意埋藏其中。在正文中,以两页的篇幅阐述台湾面临的危险,及可能被攻击的三种可能。强调日本将与美携手,高度注视事态的发展。并且,防卫白皮书提及要提高军费开支,指出日本的反击能力也属自卫范畴。

2022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通过了2023年度日本防卫预算案。此案比2022年度预算暴增26.3%,为史上最多的6兆8219亿日元,主要用于装备具有反击能力的导弹装备、防空导弹、军事无人机、提高跨领域作战能力(包括太空、网路、电磁干扰等)、提高指挥控制与情报收集能力(含AI),机动能力与国民保护、保持持续且强劲的军力。而且,日本政府已确定未来5年防卫费总额要增加1.5倍,达43兆日元,2027年将达11兆日元。这是日本二战后首次突破性地大幅增加国防开支。

2022年12月16日,日本通过创纪录国防开支计划,保持强劲的军力,并明言将与美澳印加强合作,继续推进自由、民主、人权。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与美国联合军演资料照。(日本海上自卫队提供)

面对中共日益扩大的军事威胁,日本从实战出发,加强军队对西南诸岛(含钓鱼岛)的扩展能力,并将使日本具备攻击敌方的反击能力。此外,还明言日本将与美、澳、印加强合作,并阐明日本继续推进自由、民主、人权……这一套旨在强己以制敌的外交、国防组合设计,就是针对中共,可谓招招致命。

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22年上半年日本对中出口额比同期增长了7.5%,为936亿1898万美元,从中国进口额增长了2.4%,为926亿6737万美元,创同期历史新高,贸易收入达9亿5160万美元。另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21年日本外贸的第一大对象国依然是中国;最新数据虽然尚未发表,但普遍认为:2022年度这一态势将维持不变。

两国经贸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是两国制定、实施外交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上述数据说明:对日而言,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第二),中国的市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而且从以往的数据不难推测,今后中日间贸易往来至少将继续保持相对平稳态势。因此,对日而言,冒着损失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最大投资市场的风险,也要亮剑,可见日本背水一战之决心与勇气。当然,不排除日本通过慎密研究,业已得出这等结论:贸易是一把互利互惠的双刃剑,除非发生直接或间接战争、断交等重大意外事变,否则,中共断然不敢、也不能轻易切断与日本经贸来往这条生命线。这一推断,在刚出版的安倍回忆录中得到了间接印证。

2023年2月8日,已故安倍首相的回忆录《安倍晋三回顾录——鲜为人知的宰相“孤独”“决断”“暗斗”》(中央公论社)出版。书中在谈到习近平时,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习近平自2018年后,与安倍会见时不再照本宣科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提纲。安倍认为:这说明他的权力已经稳固。习近平对安倍说:“如果我出生在美国,也许不会加入美国的共产党,会加入民主党或共和党。”对此,安倍解析道:“他是一个强烈的现实主义者。”关于日中关系,安倍指出,习近平的策略是:在控制好安保问题的同时,在经济上将中国的市场价值转换为(牵制)日本的筹码。安倍这一对习近平的解读,或许正是安倍制定反共政策、实施他大胆围剿中共计划的一个可靠依据。

其实,安倍之所为,并非是要报一箭之仇,雪胯下之辱,而是真正在兑现自己的政治承诺。日本对中共从忍气吞声走向强力反击,是严酷的现实使日本政界、商界、学界及国民觉醒的结果,历史事实让日本认识到,中共反日是其独裁体制使然,是维系其统治之需要,中共的存在才是问题的根源。因此,日本才举起自由、民主、法制、人权、和平的大旗,站在道义与普世价值的制高点上遏制中共,围剿中共。这些举措上合天道,下顺民意,方导致局势发生了逆转。

安倍虽然不幸辞世,但他编织的那张围剿中共的大网却日益坚固,参与拉网者日趋增多,网被渐次收紧,中共也将在内反外剿的夹击中走向灭亡。昔日,中共、江泽民、习近平将日本逼上梁山,迫使安倍编织围剿中共的大网;今日,作为一个“强烈的现实主义者”,习近平本人是否能从这张大网中逃脱,这就要看习近平的造化,看他能否正确认识这个严峻的“现实”,在“现实”面前能否“现实”地行事了。

(本文作者呈实为日本的大学教授、日本问题专家)

——转载自《新纪元

责任编辑:连书华

【大纪元2023年03月03日】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