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化工深陷在华业务 专家支七招去风险

尽管德国的最新对华战略,明确提出“去中国化、去风险化”,希望在贸易上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是对于某些行业而言“去中国化”很难做到。例如德国的化工业,多年来一直依赖在华业务,想要抽身而退非常困难,专家因此支出七招去风险。

多年来,西方一直非常依赖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中国化工产品的销售额占全球化工品销售额的43%左右,远高于欧盟和美国26%的总份额。

由于中国的化工品产量在2011年至2021年间每年增长约7.3%,而欧盟和美国几乎没有增长,因此预计到2030年中国化工品的销售额将占全球此类产品销售额的一半。因此,对于寻求全球影响力的化工公司来说,忽视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德国化工企业仍然热衷于在中国投资

德国化工企业在中国投资较多的另一个因素是其化工生产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德国的能源价格高、监管障碍等因素降低了投资回报。因此,德国化工企业一直在海外投资产能,中国因其庞大的国内市场尤其受到欢迎。

在某种程度上,德国化工公司在中国的全球销售额所占的份额仍然太低。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这一份额在 5% 到 15% 之间(例如赢创 8%,巴斯夫 14%) ,尽管对于某些公司来说这一比例明显更高(例如科思创 20%、瓦克 30%)。然而,与中国在全球化工市场的份额(43%)相比,即使如此高的份额也显得相当小。

然而,近年来中共与西方之间的政治紧张局势有所加剧。如果台湾问题发生公开冲突,局势的紧张程度将大幅升级。德国化学公司在中国开展活动的另一个风险是,公司的形象可能受到损害,例如新疆棉问题,因为那里的维吾尔族人的艰难处境,在那里生产或获取原材料都有可能让公司招致批评。

鉴于形势的复杂性,德国大型化工企业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投资基本上没有受到阻碍,这几乎令人惊讶。巴斯夫继续对湛江新一体化基地投资 100 亿欧元,该基地将成为继路德维希港和安特卫普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巴斯夫基地。这项投资受到批评不仅因为其把大量资金投入中国,还因为可能导致路德维希港失业。

但巴斯夫内部的批评声音似乎已被否决,今年早些时候巴斯夫董事会成员萨奥里·杜堡(Saori Dubourg)的意外离职就表明了这一点,据称这是她抵制巴斯夫对中国大量投资的结果。
默克还宣布在中国进一步投资,例如扩大南通工厂高纯度试剂的生产能力。默克公司老板贝伦·加里霍(Belén Garijo)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拒绝了减少在华业务的呼吁,转而强调中国对于默克公司增长的重要性:“我们预计我们在中国的运营动力将会加速。”

其它例子包括科思创,该公司将在珠海打造全球最大的热塑性聚氨酯(TPU)生产基地,赢创(Evonik)最近投资了一家中国电池制造商,而汉高(Henkel)则投资1.2亿欧元用于新型粘合剂生产。

将投资集中在中国的不仅仅是德国化工企业。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中国在全球化学品的投资份额已从2011年的40%上升到2021年的48%,甚至几家美国公司也在寻求巨额投资。例如,埃克森美孚正在惠州推进一座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石化联合体的建设。

如何降低风险 专家为企业支招

正如 2023 年 7 月德国政府出台的对华政策中所述,德国化工公司在中国的活动并不符合联邦政府的政策。德国政府明确提出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竞争对手和系统性竞争对手,并建议企业降低风险。

因此,德国化工企业至少应该研究一下降低过度依赖中国风险的方案。第一步是成立一个去风险工作组,分析和评估风险,并在必要时规划降低风险的措施。

德国经济专家提出有多种降低风险的选择:

  • 专注于中国作为中国市场的生产基地,而不是全球市场(“in China for China”)。
  • 减少从中国采购,选择不同地区的多家供应商,增加中国原材料的缓冲库存。
  • 调整与中国机构和大学的合作。
  • 减少向中国的技术转让(例如在工艺技术领域)。
  • 限制在中国开展全球相关的研发活动。
  • 减少存储在中国的全球数据量,因为中共政府可能会访问这些数据。
  • 中国业务的本地化(例如人力资源、价值链等方面)以及管理职能(例如IT、法律、税务)的分离和本地化。

很多公司已经开始这么做了。过去德国公司在中国的工厂往往只生产有限种类的化学品,并且产品进口量也很小,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特种化学品在中国生产。例如,阿尔塔纳集团旗下的 Byk-Chemie 最近开设了第二个中国生产基地。该公司特别强调了本地生产产品组合的扩展,重点关注中国当地客户。

同样,巴斯夫一年前开始在上海生产燃料添加剂,以满足当地需求。

这种“在中国为中国”的方法也延伸到了研发领域。事实上,许多德国化学公司在中国特别是上海设立的研究中心较少关注基础研究,而更多关注开发,即现有知识和材料的应用和适应本地化。德国化工企业的这些做法意味着他们已经考虑到其在华活动的相应风险。

企业应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

尽管如此,德国企业还是应该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其中可能包括出售中国业务,或更可能的是分拆业务。这已经在其它行业得到实践,例如,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将其业务划分为三个地理单元。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正在考虑剥离其中国业务,以保护自己免受其影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另一个值得考虑的原因是阿斯利康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放缓,这使其成为首批公开对中国持怀疑态度的公司。

虽然这种分拆对于德国化工公司来说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公开冲突并导致美国采取限制措施,那么对于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的公司来说,这很可能是唯一现实的选择。如果分拆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且分拆后的中国公司已经明确专注于中国国内市场,那么经济后果可能是可控的。

【大纪元2023年12月13日 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