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 法国华商日子亦不好过

生意大不如从前

胡先生是位老华侨,在法居住已有30多年,近日,他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欧元危机的冲击下,华人生意普遍遭受打击。一个明显的迹象:在巴黎,一些华人大超市,过去停车场总找不到车位,而且在超市里的肉摊买肉要排长队等上20、30分钟。如今,停车场经常是空空的,买肉也不用排队了。

孙女士在法国南部城市经营一家小外卖店,她说,今年以来生意明显欠佳,客人少了许多。一般光顾张女士小店的客人多数是工薪阶层,以法国人为主,时下,由于失业严重,买外卖也大大减少了。孙女士表示,现在生意时好时坏,好在全店上下她只是一人打理,没有雇工,也就不存在开工资问题,所以小店还能维持生计。

李先生夫妇经营一家日式餐馆,自经济危机以来,营业额明显下降。前来用餐的客人,也是能省就省了,比如以前能喝一瓶酒,现在改喝半瓶了,有的甚至改喝散装酒了。有些常客以前每周都能来用一次餐,现在都变成一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光顾一次。

欧元下跌 贸易商受致命打击

欧元的走势犹如华人贸易商的生命线。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那时虽然对华人进出口业务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各国大力刺激消费的举措使经济回暖,加上那时候欧元依然坚挺,给进出口商保留一定程度的利润额,当时一欧元可以兑换10元人民币。然而,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欧元下跌得非常厉害,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月,短短一个月内,欧元由9.88元猛跌至8.79元。在过去的一年里,欧元汇率不断地下降,时至2012年6月27日,已跌到7.89元。华商们纷纷叫苦,整整相差2元人民币,相当缩水了百分之二十,这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在巴黎北郊93省奥贝维埃(Aubervilliers)镇,那里有个“中欧贸易商城”,是法国乃至全欧洲仅有的最大的华人纺织品批发商城。据统计,商城有华人批发店700多家,聚集了5000多华人。许许多多来自法国各地、比利时、德国、荷兰、波兰等国零售商均往那里批发由中国进口的纺织品。


图说:在巴黎北郊93省奥贝维埃(Aubervilliers)镇的“中欧贸易商城”。(BERTRAND GUAY/AFP/Getty Images)

根据一些华商透露的消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一件从中国进货价格60元人民币的衬衫,在欧洲可以卖到50欧元。但出现欧债危机后,欧元迅速的贬值,现在做衬衫贸易利润只有10%了。

近日,有华商在网上贴帖子说,比较前几年,当人家问:“忙不忙呀?”回答说:“不忙不忙!”和现在说“不忙不忙”已经完全是两回事了,以前的“不忙不忙”意思是没赚大钱,但还过得去。现在呢,意思就是差不多喝西北风咯。

好在法国有完善的社会福利

尽管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很大,但相比在南欧如希腊、西班牙的很多华商,法国的华商及华人情形一般而言要好过些。据说在希腊和西班牙的很多华商已经挺不下去,纷纷回国另谋出路。

因为法国有着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整个国家的底子还算厚,加上华人普遍秉持勤俭的传统,总是量入为出,银行账户里有结余的。面对近年经济的不景气,由收益下降,到保本,再或是亏损,但华人还能用攒下来的老底子继续维持。就是打工的华人也一样,靠着积蓄,对经济困难、收入减少也还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在法国的经济形势再艰难,啼饥号寒的事还不至于发生。

居法华人学者:对欧元区未来“审慎悲观”

6月24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了旅居法国的自由撰稿人,历史学博士刘学伟先生谈对欧元前景以及法国华人的政治立场的看法。

报导中,刘学伟表示,对欧洲经济的整体前景,他用一个创新的词组来表达,就是“审慎的悲观”。他认为,西方,尤其是在沉重的福利和债务压迫下的欧洲大陆法国以南的国家,是很难恢复青春了。

就法国华人面对目前新的政治走向,刘学伟做了以下的分析:法国华人简单地可以分成两个部份,老移民和新移民。老移民,来法国已有几十年的,一般已经站稳脚跟,都有了事业,儿女都已长大成人。也大部份都已入了法国藉。这部份人的政治立场,一般会比较偏右。对现任社会党总统劫富济贫的总政策方向会有微词。一些人会觉得,如果压制太盛,就准备鞋底抹油,开溜了。

另一部份新移民,由于来的时间尚短,又遇上经济危机,无论经商还是打工,一般而言,自然境遇较差。他们可能就会更多地倾向与左派。左派总是会更努力地去照顾比较不富裕的一部份人的利益。刘学伟说:“我也不反对照顾穷人,但始终认为发面包不如发锄头。财富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一个社会并不能靠救济而生存。”

大纪元记者张妮法国报导

责任编辑:德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