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故事时需要做到的六件事

对孩子而言,故事是神奇的,无论是父母自己编的还是从书里读到的,只要是故事孩子都很喜欢。

最近的研究发现,多给孩子读书比让孩子学唱歌跳舞或做手工更能长久获益。研究还发现父母越是经常给孩子阅读,孩子的各项测试得分就越高。在不同地区都是如此。

在研究中,我们让父母给三至五岁的孩子讲无字故事书《一只老狼与七只小山羊》。通过观察父母讲故事的过程,我们总结出以下六点经验,这些经验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非常有益。

1、关注孩子的反应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有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孩子喜欢这个故事吗?他们能听懂所用的词汇吗?他们更关注图画还是文字?

2、提问

讲故事的时候注意问孩子某个词是什么意思,让孩子猜一下某个人物下一步会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等等。提问的过程有助于孩子汲取新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

3、不要仅仅描述图片或单纯阅读文字

拿到同样一本无字图片故事书,有的家长只是讲述看到的图片,而有的家长会联想到图片里没有的事情。

后者有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因为这是在帮助孩子形成抽像思维,这是将来形成高阶认知能力的基础。

4、注意故事内容的逻辑性

根据书中“狼来敲门的图片”,有的家长说:“意识到妈妈不在家,狼就来敲门。”这样讲就有点缺乏逻辑性,狼是怎么知道妈妈不在家的?狼为什么要来敲门?而另一位家长是这样讲述:“狼在树丛里晒太阳时看到羊妈妈出去找食物了。他想,哦,襄阳自己在家呢。这是个好机会,我要去骗骗他们,也许能获得一份美味的午餐!”后者很清晰的讲出了故事片段之间的联系,逻辑性很强,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很有帮助。

5、增添有意义的细节

一位家长说:“最小的小羊穿着黄衣服,它说:‘我们不应该开门!我们怎么知道这是我们的妈妈?她刚刚才离开。’”这里“穿着黄衣服”是在描述细节,但没有什么意义。另一位家长这样讲述:“最小的羊,也是最聪明最谨慎的小羊,……”显然“最聪明最谨慎”这样的细节更有意义。

6、注重培养情感

情商对孩子的未来人生意义重大,通过讲故事来培养孩子的情感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发现,那些在讲故事中讨论情感、期望和思想等抽像概念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具备更好的认知能力。这些孩子更善于理解他人,交友能力更强,甚至有更好的记忆力。

【大纪元记者温婧编译报导】

责任编辑:瑞木悦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