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科兴疫苗 你不知道的2件事

5月26日,国药疫苗的三期临床报告终于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JAMA)上,而科兴疫苗的三期报告此时还未正式通过同行评审发表。中国这两款疫苗是全世界最早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并获中国紧急授权的疫苗之一,但其三期试验具体结果,却几乎是最晚在期刊发布,这一点在国际上引起普遍质疑。而从国药、科兴疫苗的三期试验报告上看,还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

为何说中国疫苗三期临床结果不透明?

此前很多国际专家提出:中国科兴、国药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不透明,且迟迟未在期刊发表。可是,有不少中国民众不解:卫健委已经宣布,中国科兴疫苗在巴西等国家做了三期临床试验,保护率大约50%;国药疫苗的保护率是70%多,结果清清楚楚的摆着,为什么说“没发表”?

这里需要解释一个概念,什么叫做“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期刊发表”

首先,“三期临床试验”是什么?

一款疫苗的研发,要经过动物实验,然后进行人体试验。人体试验分为几步:先做规模较小的一、二期临床试验,再做规模较大的三期临床试验。当三期试验结果证实疫苗有效、安全之后,政府才考虑批准上市,并且给民众施打。

那这个“在期刊发表”又是什么意思?

我们通常说的期刊,是指同行评审期刊(peer-reviewed journal)。也就是说,疫苗的三期试验结果出来后,需要在学术界经过审查,被同一领域的其它专家认证。目的是,确保最终疫苗公布的有效性、安全性,符合一般的学术标准,没有偏颇。通过审查后的疫苗三期试验报告,会发表在同行评审期刊上。

常见的国际医学类权威期刊,包括《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JEM)等等。

所以,可以看到,辉瑞疫苗去年12月完成三期试验后,其报告于当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莫德纳疫苗的三期试验报告,则于2月4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其它被批准施打的疫苗,如AZ疫苗、强生疫苗、俄国卫星五号疫苗,三期试验报告也陆续在期刊发表。

然而,国药疫苗早已在去年12月完成了三期试验的中期分析、并在中国批准上市。但它的三期试验医学报告,却迟迟没有发表

不仅如此,国药公司本身,也没有对民众公布具体的三期试验报告。当时,国药公司的声明仅表示:其附属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一种候选疫苗有效率达79%。整个声明只有几句话,没有提供三期试验的详细医学数据,如:三期试验具体是怎么做的?具体有多少接种人数?不同年龄具体比例?全身和局部副作用有多少种?每一种副作用比率多少?意外死亡有多少?和疫苗是否有关?……等等等等。

这些通常都应该是正常的疫苗公司网站、国家疾控中心详细公布的数据,到了中国疫苗公司网站、中国疾控中心这里,几乎却是空白

国药疫苗早已在去年12月完成了三期试验的中期分析、并在中国批准上市。但它的三期试验报告,却在四五个月之后才详细公布。(KARIM SAHIB/AFP via Getty Images)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疫苗被诟病不透明的原因。

只给民众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怎么来的——这最关键的部分,被含混不清的略去了。

直到四、五个月后,国药才慢慢的给出了数据。五月末,国药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才在国际期刊发表。

而科兴,则是全球最早完成三期临床试验的疫苗。它的三期结果,至今依然未发表。还在预印的阶段(“预印”指尚未通过同行评审的报告,一般不算作在期刊正式发表)。

那么,中间这空白的几个月,数据去了哪里?就算未被国际期刊接纳,为何不先对民众和医学界公布?我们都很难得知。

国药、科兴的三期报告中,存在的2大问题

然而,国药、科兴疫苗的三期报告总算是姗姗来迟,其结果完全让人松了口气吗?也不尽然。

终于公布的报告中,存在两个明显的、理应引起民众注意的问题:

1. 试验对象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

我们知道,各国新冠疫苗最优先接种的人群,(除前线医护人员外)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这是因为,65岁以上的老人是最容易感染新冠的群体。

因此,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最重要的是观察疫苗对于老年人的保护力。各疫苗公司,都纳入了相当比例的老年人

在辉瑞疫苗的三期试验中,有42%是55岁以上的老人;莫德纳疫苗的三期试验,有25%是65岁以上的老人。然而,科兴疫苗在巴西的三期试验中,却只招募了5%的老年人国药发表的临床试验地点在中东,招募的老年人更是只有不到2%

国药疫苗、科兴疫苗三期临床试验对象人群,以年轻人为主,老年人占比极少。(健康1+1/大纪元)

不仅如此,国药疫苗的文章在关于研究的局限性的讨论部分也指出:国药疫苗三期试验的主要对象,是健康、年轻的中东男性,而缺乏足够的效力来测试疫苗在老年人、女性、伴随慢性病患者中的效果。

这群人本身就是最不容易感染新冠的族群,医药公司在明知新冠主要感染慢性病、年长者的情况下,却为何以年轻人为主进行临床试验、几乎不招募老年人?而从年轻族群中得到的疫苗保护力的数字,能否算作疫苗的真实保护力?国药研究人员自己也表示,不能直接用于推断疫苗对老年人、男性、慢性病患者的保护力。

很显然,国药、科兴公司在挑选受试者的时候,就有着明显的偏颇。

2. 国药疫苗的副作用,比佐剂还低

国药疫苗提供的试验报告,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副作用比例极低。

很多人认为,副作用低,代表疫苗安全、是好事。这里要先厘清一个概念。

施打疫苗后出现副作用(这里不是说严重、异常的副作用,而是说一般性的副作用),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当疫苗进入体内,激发免疫反应,身体必然会出现发烧、头痛、乏力等反应。这代表身体的免疫系统正在启动,疫苗正在发挥效力。

老年人施打新冠疫苗,很少出现副作用,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已经很弱,疫苗进入身体后,很难激发如年轻人那么大的免疫力。

从辉瑞、莫德纳的三期报告能看到,全身性副作用比例都为70%以上,高于对照组安慰剂。这是正常的。至少,疫苗注射入人体,引起的副作用,常理上应当高于对照组。

那么,对照组——譬如生理盐水之类,为什么也会引起30%的副作用呢?因为人们在参与试验时,不知道自己打的是真疫苗还是生理盐水,所以会有一定的心理作用。

国药疫苗的对照组,使用的是佐剂(佐剂是疫苗的辅助成分,不包含主要成分——灭活病毒,本身不会激发免疫反应)。它引起的副作用比例是29%。而让人费解的是,注射国药疫苗的组别,出现副作用的比例,竟然也只有28%~29%,等于甚至低于佐剂的副作用

注射国药疫苗的组别,出现副作用的比例,等于甚至低于佐剂引起副作用的比例。(健康1+1/大纪元)

这不禁引人疑惑,打国药疫苗后,真的产生免疫反应了吗?体内真的产生足够的抗体了吗?

另外,如前所说,科兴疫苗的三期数据,目前仅发表在预印网站上。它包含巴西、智利两个试验报告。其中,智利的报告,总共三期招募者只有四百多例(通常疫苗三期临床招募数万人),而且也没有给出疫苗的总体保护力。

这里并非是评价科兴、国药疫苗本身的好坏,或其它疫苗好坏。而是探讨一个医药公司、一个国家的官方医疗机构,对于民众是否负起了基本的责任

做一个需要给数亿人接种的疫苗,透明、公开至关重要。

而近日多人在微博上发帖求助,诉说接种科兴疫苗后短期内出现耳朵失聪、脑梗塞、心脏病等问题,这些按常理都应该立刻被政府、媒体重视,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关注。疫苗在广泛施打后,发现更严重的副作用,本身是很有可能的。AZ疫苗也出现了罕见血栓副作用,但媒体立刻关注,疫苗公司和政府立刻发布数条声明、进行调查,并随后确认并列为疫苗的副作用,整个过程让民众知情。副作用有几人、每个患者的基本年龄性别特征、副作用发生时间、具体症状、健康状况,报告得钜细靡遗。这无关疫苗好坏,而是政府、医药公司对于民众生命健康应尽的基本责任。

身处纷乱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大纪元2021年06月07日 讲述/董宇红(欧洲病毒学专家、生物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 柯弦整理】

责任编辑:李清风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