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牌的历史掌故(下)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陆游的词〈钗头凤‧红酥手〉中的名句。〈钗头凤‧红酥手〉的创作,有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琬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琬,威逼二人分离。

多年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琬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该词饱含怅惘与悲痛,数百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宋词中的经典。

但据考证,〈钗头凤〉词调是根据五代无名氏〈撷芳词〉改易而成。因〈撷芳词〉中原有“都如梦,何曾共,可怜孤似钗头凤。”之句,故取名“钗头凤”。陆游用“钗头凤”大约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自与唐氏仳离之后,“可怜孤似钗头凤”;二是指仳离之前的往事“都如梦”,倏然而逝,未能白首偕老。不过,自陆游之后,这一词牌才为文人广泛采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沁园春】

“沁园春”词牌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东汉明帝刘庄第五个女儿刘致为沁水公主,在封地沁水县兴建一座园林,其奢华为当时园林之最,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当时的大将军窦宪依仗其妹窦皇后的权势,以低价夺取沁园,公主害怕,不敢计较。

后来汉章帝知道此事,要治窦宪罪,窦宪退出沁园,但从此再不得重用。后世泛称公主的园林为“沁园”。后人作诗以咏其事,此调因而得名“沁园春”。

【水调歌头】  

据《隋唐嘉话》载,隋炀帝在开凿大运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代发展为大曲(即大型歌舞曲)。大曲都由几个乐章组成,“歌头”即是开头一段。〈水调歌〉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份, “歌头”为中序的第一章,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

【苏幕遮】

据考证,“苏幕遮”词牌原本是指从古高昌(今新疆吐鲁番)传来的“浑脱”舞曲。“浑脱”是“囊袋”的意思。据说,跳舞时舞者用油囊装水,互相泼洒,唐人称之为“泼寒胡戏”。表演者为了不使冷水浇到头上、脸上,就戴上一种涂了油的帽子,高昌语叫“苏幕遮”,因而乐曲和后来依曲填出的词就被称为“苏幕遮”了。

【忆秦娥】

相传,李白以“忆秦娥”词牌首制〈忆秦娥‧箫声咽〉一词,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秦娥”本指古代秦国的女子弄玉。传说她是秦穆公的女儿, 爱吹萧,嫁给仙人萧史,在李白的词中指的是一个秦地(今陕西一带)女子。写她自从爱人出了远门,她夜里睡不安稳,春天望到秋天,一年年下去,总是音信杳然。在失望、痛苦中无论什么好景致,她都感到一派凄凉。

【扬州慢】

宋孝宗淳熙三年(公元1176)冬至日,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为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姜夔自制〈扬州慢〉曲来抒发“黍离之悲”。“扬州慢”词牌因此而得名。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