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谈:由唐太宗的遗憾想到的

很多人在谈到唐太宗的事迹时,都会为李世民杀兄夺位的事实深表遗憾,认为是一个污点,而一些崇尚厚黑学的人则把这件事当成了成就霸业的必要手段,厚黑的榜 样。认为连伟大如唐太宗者都干过这样大逆不道之事,普通人就更难免会做出一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事了。从而变相地否定唐太宗的文治武功,否定其给天下百姓 带来的福祉。

在《贞观政要》中,魏征谈到“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大”,为王者与道、天、地有着同样的地位,所以才尊崇无比。 可是这里讲的“王”,不是昏庸暴虐、滥杀无辜、毁国害民的“王”,而是指能符合天道、地道、人道的圣王君主。唐太宗正是这样的君主,威德显于海内,四夷为之臣服,大唐盛世,万古流芳。那么,从天道的角度看“玄武门之变”,也许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魏征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官时,曾经多次劝李建成尽早筹谋,杀掉李世民。而李世民也多次在李建成手下死里逃生。当李建成被杀后,李世民对魏征恨之入骨,责骂魏征离间李氏兄弟。魏征却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 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短短几句话,正好说明隐太子的死,并非李世民的本意,只能算是正当防卫而已。但魏征的坦荡却让李世民对之刮目相看,礼敬有加,不但没有加害,反而重而用之,成为朝廷重臣。当初跟随太子的人,李世民也没有对他们进行惩罚。从“天道”的角度看,李世民已经做得非常仁慈了。

世间纷乱,朝代更替,改朝换代之日,也是人间大乱之时,难免有杀戮和征战,战乱过后,才有太平。这一切都是天道运行的结果。“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者, 天道必赐予平安和幸福,恶者,天道必施予惩罚和杀戮。而作为域中四大之一的王者,符合天道,必然会有征战杀伐和给人民带来太平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李世民的 战功赫赫和贞观之治,也都是天意安排的结果。而身为太子,皇位继承人的李建成,却勾引父王的嫔妃,屡次毒害自己的兄弟李世民,这样的人怎能行天道,给百姓 万民带来太平盛世,恰恰相反,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在逆天道而行。那么李世民顺天意诛杀勾引嫔妃、屡下毒手害己的李建成太子也就理所当然了。这不但不是李世民 的污点,反而是他的功劳,为大唐王朝除掉了一个昏君、暴君。历史记载中往往浓墨重彩地描述其中的杀伐手段,却忽视了天意安排的背后因素。

为王者做事只要符合天道,顺应天意民心,除奸灭恶,无论是征战,还是杀伐,都会受到天道的祐护,拥有荣耀,带来太平盛世,从而成就伟大功业,彪炳后世。相反,那些毫无节制地滥杀,视百姓生命如草芥,反天、反地、反人的世间之王,虽然能逞一时之快,享受人间暂时的荣耀,殒命之后,必为万世唾骂,臭名无穷。

顺应天道,这是得到上天保祐的千古不变之理,唐太宗不顺应天道,也不会有贞观盛世。崇尚厚黑学的人,不应把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佞之举和顺应天道的正义行为混为一谈。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