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上)

篆刻又叫印章,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篆书加雕刻;以刀代笔,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为“诗书画印”传统四艺之一。

印起源于三代,兴于秦,盛于汉,元明之后文人治印开始,名家辈出,成就辉煌。

在周代,印统称为玺或玺节。秦代唯皇帝用印才可称玺。汉承秦制,天子称玺,一般臣下称印、印章或章。

隋唐以后的官印,尺寸逐渐变大,多为九叠文。武则天执政后,因恶“玺”音同“死”,下令改玺为宝,唐玄宗以后,宝作为皇帝之玺的专用名称,一直沿袭到清代。宋元以后,对印章还有其它称谓,如关防、押字、符、契、记等。印章作为信物的特性,古今基本未变,但唐宋以后不断出现的闲章,可以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

到元代,大书画家赵孟俯创圆朱文印,自书印稿,交工匠刻制。后王冕发现花乳石质软色丽,很易受刀,开启了文人刻印的先河。明清时代印人群起,追逼秦汉。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

明代后期,文人刻印已蔚然成风,出现了几种情况:一是文彭、何震为代表的文人篆刻家大量出现;二是石质印材的广泛使用;三是《集古印谱》的流行;四是大批印人仿汉印风的兴盛。这几件事互相影响,篆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印坛流派纷呈,繁星丽天。

以何震为代表创立了前期徽派,并有苏宣、朱简、汪关为继;后期徽派则以清初的程邃为代表,强化了文字的笔意,气象浑厚,线条凝重,用刀沉郁不露锋芒。

随即以丁敬为首的浙派崛起。丁敬力挽时俗矫柔妩媚之失,于文何之外别树一帜,为浙派开山之祖,“西冷八家”之首。丁敬以切刀法,行刀缓缓渐进,刀法轻重有致,钝拙见胜,线条变化丰富,有强烈的节奏美,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云白着《篆刻入门》载:“当徽派盛行之际,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夺印坛盟主之席,开千五百年印学之奇秘,世称浙派之初祖也。”

继丁敬而起的蒋仁、黄易、溪冈进一步强化和提炼丁敬的技法,使浙派印风得以完善和定型,称西冷前四家。与陈鸿寿、陈豫钟、赵之琛、钱松合称西冷八家,是浙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善用切刀法,刚强端凝,古朴苍劲,影响深远。

浙派对汉印的改造,重在刀法;而徽派在汉印基础上求变,重在文字的笔意。后期徽派代表人物是邓石如和巴慰祖。邓石如较程邃晚半个世纪,他的篆刻更多益于书法,是世所公认的“印从书出”、“以书入印”。

特别是朱文印,光气剡剡,不可逼视,他在印章布局上强调章法的对比效果,提出了“计白当黑”、“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漏风”的独到见解。

邓石如刻印,用刀猛利流畅并辅以披刀,他运刀着力点不在刀尖而在锋脊,迎石冲披,作品爽利洒脱,苍劲浑厚,凝重流畅,刚柔相济,方圆并举。邓石如的篆刻艺术在明清印坛地位显赫,对清代中后期的印坛影响至深,被称为“邓派”、“皖派”或“新徽派”。

邓的传人吴攘之继承了这种风格,并加以完善,灵动活泼、运行流畅、饶有书意。而徐三庚得其妩媚,章法夸张,疏密跌宕,也有一定影响。

篆刻艺术发展到了晚清,从明代文彭至此,约三百年历史,篆刻艺术通过发展和创新,在晚清时期把明清篆刻艺术推向顶峰,从而出现中国篆刻史上第二次兴盛时期。提升了篆刻家的艺术地位,并使得篆刻逐渐脱离依附书画的从属地位,开拓了门类独立的新境界。

一时云间派、莆田派、如皋派、虞山派纷纷登场。随后篆刻艺术愈加兴盛,师承关系越来越复杂,考古学、文字学、碑版学的丰富,篆刻活动再难以地域划分。此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晚清三大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

赵之谦博学多采,把篆刻取法范围扩大到钱币、诏版、砖瓦、灯镜铭文、封泥、碑版、北魏造像等,自称:“取法在秦灯汉诏之间,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气魄很大。他的仿汉之作,不追求故作斑驳的赝古效果,而是力追汉印古朴浑厚,蕴含一种静穆气息。

吴昌硕也是多才多艺的大师,诗书画印精绝,尤以雄浑的石鼓文笔意入画刻印,大气磅礴,名重一时。篆刻突出笔意,刀法自如,冲切披削兼使,用钝刀硬入,强化了笔画锐钝、方圆、轻重的变化,所表现的是:古朴、豪迈、浑厚、苍劲的风格。

他还一洗前人旧制,用敲击、磨擦、凿、刮、钉等多种手法造成印面残缺破损的古朴之趣,以印章斑驳的形式来表现浑厚的金石味,形成了自己的高浑苍劲的风格,影响巨大,并名播东瀛。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