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出联探才女 妙对巧结良缘

 戏对识才

 
明代文学家李梦阳才思雄卓,性诙谐,甚爱才,传说他在江西作提学副使时,发现有个读书人与他同名同姓。在唱片名时,就开玩笑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你来对。”于是随口念道:“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上联出得妙!蔺相如是战国时赵国大夫,司马相如是汉代的文学家。“相如”二字又可解释为“相同”。李梦阳意思是:两个都叫相如但不相如(相同),你一个士子能和我同名同姓吗?

那个读书人听后略加思索,答道:“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下对更妙。魏无忌是战国时魏国信陵君的公子,长孙无忌是唐朝的大臣。“无忌”二字是“没有忌讳”的意思。读书人的意思是:两个人名字虽相同,你不忌讳,我也无须忌讳。“出对者”和“对对者”,都巧用历史故事,且弦外有音。

李梦阳听了,非常欣赏这读书人的才思敏捷,经细心考察,证明确有才能;遂亲自荐举,予以重用。 

书生妙对夺魁

 
相传,有个穷秀才颇有些才学,但因科举场上徇私舞弊之风盛行,使他屡试不第。这一年,听悦主考官廉洁奉公、任人唯贤、他便打点行装,赴京赶考。

可是,由于路途遥远,纵然秀才历尽了千辛万苦,待他赶到京城时,考试已经结束了。秀才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主考大人,准他补考。

主考出的题目,是用从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作一上联。秀才听后,暗想:我何不把一路的颠簸和误考的原因说上一说,也好求得主考大人的谅解;于是开口对道:“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主考一听,心中称奇,此生才学确实不浅!接着,他又要求秀才从十至一作一下联。秀才想,正好藉此机会把这些年读书、应考的苦衷表一表,便朗口应道:“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主考听罢,连连称妙,接着又应对一番,秀才皆对答如流。这样,这一年状元的桂冠,就被这位对联高手夺去。

纪晓岚巧对寿星联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干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让纪晓岚对句。乾隆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按中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二十一岁。这样一百二十岁,加上二十一岁,共为一百四十一岁。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中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共一百四十一岁。上下联都用了中国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妙联结姻缘

从前,某县有个年轻秀才,二十多岁了,尚未娶妻。这秀才仪表非凡,文才又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不少人家愿意和他结亲,都被他一一拒绝。秀才择偶倒不论门第,却一定要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这小县城的女子不是无才便是无貌,才貌双全的又有几个?因此,秀才的婚事便拖了下来。

有一天,秀才出城访友,来到一个小镇,镇里有个小药铺,他走得口渴,便去讨碗水喝。铺中有一少女正在煎制膏药。秀才见她容貌端正,便有爱慕之意,只不知她是否有才,便上前试探道:“膏可吃,药可吃,膏药岂可吃?”

少女闻声抬头,见他是个秀才,知道是在索对,心想秀才都有些酸脾气,我何不如此对答!于是一笑对道:“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秀才见少女应对巧妙,很是高兴,心想再试她一试,抬眼看到门外药圃之中长有芍药,张口又吟道:春暖带云锄芍药;少女张口即对道:秋高和露种芙蓉。

此时,秀才对少女已是倾心爱慕,但是素不相识,又不便开口,只得怏怏而去,心中却一直放不下此女。朋友见秀才一直心神不定,问明缘由,笑道:“兄台果然好眼力,此女一心想嫁个才子,至今尚未许人。以兄台人品,此事包在小弟身上。保管一说便成。”后来,朋友果然出面做媒,少女见过秀才,心中也自愿意。秀才终于如愿以偿,了却终身大事。**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