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不说”的智慧

J 的老毛病又犯了!任课老师前来告状他不交作业后,就悻悻然的离去。我请他到办公室,没有例行性的训诫或责备,只给了他一个座位,和一支笔,并叮咛他在下课前完成,便不置一词,兀自忙备课的事了。

此时,我们共处的斗室,笼罩着一股僵持、不悦的氛围,很明显的,孩子正在生闷气,然而,我想,老问题不能再用老招式应付,这一回尝试“不说”的新方法,看看当局的两造,能不能有机会激发出智慧的火花……

大概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吧,J 以抱怨、谩骂发泄情绪,见没有动静,也就住嘴了;但是顽强的性子,还是不肯就范;接着,又有约莫十分钟的光景,以玩笔、转书表达抗拒。旁观的我,深深明白这是一场考验,务必要坚定的继续保持缄默、不发一语,冷淡理性的静观其变……

过了一会儿,情况慢慢有所变化,渐渐感到周遭的气流开始疏松、顺畅,只见他轻轻的调整坐姿、摆妥架势,张臂伏案、振笔疾书。我内心不禁窃喜,更了解到这是“不说”的力量开始运作,当然,对峙的双方都有所斩获──J 如期的达到目标;而老师,也顺利的完成实验。

曾经,固执的相信“真理愈辩愈明”,雄辩,是维护真理的不二法门,遇有不公、不义之事,一定要说清楚、讲明白,方可罢休。然而,在三番两次的撞墙、碰壁之后,才发现难免有“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的憾事,真理有自己的话语,会在足够的空间、时间之下显现出来。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微小的真理有言辞可辩,伟大的真理却只有伟大的沉默。”

另外,〈论语八佾第三〉章节中,孔子因弟子宰我妄自答覆鲁哀公的问题,而告诫他说话要谨慎的小故事,也很发人深省。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的言谈之间,令人感受到一股含蓄、谨慎的态度,而这其中的“含蓄”与“谨慎”,是一种温和、宽厚;更是一种通达与智慧,鲁莽、冲动的我辈,应深引以为鉴。

J 和我上完了“不说”的第一课。我想,他学到了“多说无益,做就对了”的道理;而《圣经.箴言》:“寡少言语的有知识;性情温良的有聪明。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则是自己的心得。看来,我们师生二人在这第一堂课的学习中,都及格了!希望下一堂课,会更好。

责任编辑:周成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