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亲自尝试 揭露垃圾邮件背后的秘密

这位记者的结论是,垃圾邮件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普通的广告,一种是因某些理由许诺给人很多钱,还有一种就是工作招聘。广告不必说了,目的直接,背后并没有隐藏什么秘密。另外两种就有很多说道了。

许诺钱的邮件都讲述了一个看上去很吸引人的故事,比如,一位年轻女孩子在自己的国家继承了一笔270万美元的遗产,但是因为内战,这个女孩子不得不逃到邻国当难民,不幸的是,持有难民身份的人是不能继承遗产的,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她在互联网上向陌生人求助,希望能有人帮助她接受这笔遗产,而她的要求非常低,她想成为护士,只要这个好心人帮助她支付培训费就可以了。邮件里还附上了一个女孩子的照片。记者和这位“女孩子”通了几次邮件,每次对方的邮件都很长,话语亲切,但是,270万美元的遗产并没有再被提起。这个“女孩子” 开口向记者要285欧元,说是要办护照。记者按照邮件里提供的难民营的电话打过去,查无此号!“女孩子”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她去了另外一个难民营,原来的难民营解散了。是啊,战乱期间,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整个过程中,这个“女孩子”给出的各种理由看上去都很“合理”。

专家的解读是,这样的故事都是骗局,遵循的是一样的模式,一开始用一笔巨款当作诱饵让人上钩,之后就索要小笔钱财,第一次让对方汇200欧元,第二次100多,第三次300多……都是和这笔巨款有些关系,每次都不多,让人觉得,反正不多,万一是真的呢?就赌一把吧,上当就上当了。但是总数值越来越大,让人觉得,已经支付了这么多,不接着付款,那么前面所有支付的都打水漂了,以致最后骑虎难下。

当然,记者没有汇给这个“女孩子”285欧元,也没有再和对方联系。但是这种调查方法不能随便学,因为对方会觉得这个人容易上当,会把其邮件地址记下来,以后还会发类似的邮件给他,期待某一个邮件能骗到他吧这样的邮件都是群发给成千上万人的,事实证明,总有人会上当。

招聘员工的广告背后也不简单。记者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点击了一个招聘广告邮件里的网页链接,电脑马上显示有特洛伊木马病毒。

另外一个邮件里的网页链接没有问题,看上去象个正常的公司网页,一个瑞士的运输公司在德国找代理,因为这家公司不想在德国设立办公室,所以想在网络上找能在家接收货物、换包装并将货物寄给客户的人,每月2300欧元,不是很高,但是对于这种简单工作来说,已经算不错,而且还可以在家办公。

当记者仔细研究网页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网页上给出的公司电话打不通,而且这家瑞士公司的注册地却是巴基斯坦!

记者将简历发过去,几个小时后,就受到了回信,公司发来了合同。

带着这份合同,记者走访了警察局,警察告诉记者,类似的案件已经出现过,这是典型的盗窃团伙的销赃方式。

曾经有一位有些年纪的女士签了工作合同,因为她正处于失业状态,所以很庆幸找到了这么一个理想的工作,工资不低,还不用事先培训,工作也不难。签了合同之后,每两三天就会有一些昂贵的电器寄到她家,她只是打开包装,从新包装,再寄出,这家公司的人每天都会跟她打电话询问她的工作,让她觉得这家公司非常可信。

但是一个月过去后,她并没有得到对方承诺的薪水。每天给她打电话的人失踪了,她也被警察叫去询问。这时她才知道,这些电器都是赃货。无意中,她竟然被卷入盗窃事件,成为销赃环节中的一员。不过警察认为,她的确对小偷销赃的事情一无所知,所以她才没有被作为同犯受到惩罚。

小偷没有抓到,因为他们在外国的某个角落。但是那个瑞士的公司应该可以找到吧?记者给这家公司的老板打电话,得知这家运输公司虽然的确存在于瑞士,但是这家公司其实和这个事情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一个住宅区的出租汽车公司,他们的名字被小偷盗用了。

遇到这种事情时找警察报案,通常没有什么用处,德国警察连这个骗子的网页都无法强行关闭,因为网页在巴基斯坦。因此最基本的免于被骗的方法就是,不要太相信天上能掉馅饼,不要贪图小恩小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可以做到百毒不侵了。

大纪元记者刘成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文婧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