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喜欢买全新的东西,无论手机还是电视,新品会给人一种“为我所有”的感觉。尤其是科技产品,人们对翻新(refurbished)或开盒(open-box)产品总是留有戒心。美媒“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则刊文建议读者扭转观念、去除对非新品的恐惧,毕竟,经常购买优惠商品可以省下不少钱。
翻新和开盒产品质量真那么糟?
提到翻新和开盒,我们往往会想:翻新就意味着曾摔破或出过问题,谁能保证不再出问题?开盒也是一样,如果有人打开过又不喜欢,怎能保证我不会和他一样?
但文章指,这些问题其实禁不住推敲。因为厂商在修复产品时,一定不希望产品再退厂返修;由于退货政策宽松,某位顾客退货的原因我们也很难知道。
比如说,不喜欢重低音耳机的人,很可能在买了普通耳机之后把先前买的不中意商品退掉。那么喜欢低音耳机的人购买开盒产品就省了一笔钱。翻新、开盒产品的吸引力也正在于此——价格低廉。
退货、邮寄与货品状况
像百思买(Best Buy)和亚马逊这样的零售商在销售开箱和翻新产品时,退货政策与正常产品是一样的。这意味着如果买来的科技产品真的有什么问题,也可顺利退掉,不需和店家争执。
亚马逊网站上有一个版块叫做“Warehouse Deals”(货仓优惠区)。此区域的很多“站内货品”对会员都免邮费(即Prime eligible),也有“合作店家”的商品提供免费邮寄。
亚马逊对这类货品状况的评级很老实,不过,如果你够细心,建议还是留意配件(如所配电线长短)和包装的情况。
某一产品的状况有多重要往往取决于产品的类型。如果是耳机,当然“如新”(like new)最好,但如果是买路由器,那么状况“可以接受”(acceptable)应该就没问题。
货仓优惠商品何处寻
如图,要寻找某件商品是否有“货仓优惠”,可在该产品页面点击产品介绍下面的“used”和“refurbished”字样。

留意产品页面点击产品介绍下面的“used”和“refurbished”字样。(网页截图)
像下图中的这款苹果iPod,正常零售价近450美元,“used”产品中则有不少状况为“好”(good)的定价在200美元以下,且提供免费送货。
总之,克服对“非新品”的恐惧,往往能为我们省一大笔钱——除了新上市产品要等几个月才会有“货仓优惠”,这实在不失为省钱的简单办法,无论你要买什么——是空调、手表、照相机,还是平板电脑、Kindle阅读器和书籍等等,在亚马逊的“货仓优惠区”可以集中查看。
大纪元记者陈洁云编译报导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