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无情帝王家 胡锦涛女儿的故事

胡锦涛的女儿胡海清,到美国后改名胡晓桦(Hu Hsiao-Hwa),出生于1972年,1989年至199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空调专业。她不仅学习好,而且为人随和、低调,在校期间跟另外 四个同学住一间学生寝室,周末骑一辆旧自行车回家看父母。四年间,没有人知道她的家庭背景。

留学计画屡受阻

毕业后胡海清要出国攻读MBA,父亲胡锦涛坚决不同意。女儿虽与父亲大吵一顿,但还是执拗不得,只好在上海上市的高科技公司清华同方找了一份工作。半年 后,胡海清利用单位外派的机会,瞒着家里来到比利时,准备在比利时学习MBA。三个月后,父亲得知,大发雷霆,要求马上回来。迫不得已,胡海清又回国工 作,先后在两家外企工作。1995年,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注册,完成MBA课程,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茅道临,1963年生于上海,198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1987年留学美国,后获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系统硕士。1993年任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1999年年初加盟的四通利方公司(新浪网前身),任营运长。

茅道临脸庞瘦削、秃顶、戴眼镜,相貌平平,但做事精明,为人低调,说话办事有条有理,活泼敏捷。凭着这些特质,茅道临深得器重,晋升很快,曾掌管数亿美元的投资,而本人也收获颇丰。茅部长一直没有成家,对女人来说,这是一个克拉级的王老五。

因缘巧合,1988年,茅道临认识了胡海清。当得知胡海清的家庭背景后,时年35岁的茅便开始对26岁的胡展开了强大的爱情攻势。凭着机敏的头脑、丰富的经验,不久茅道临就虏获了胡海清的芳心。

经商之路再被断

爱情在顺利进展,但是胡海清并未将此事告知家里。在她的心目中,父母对她的要求太多了,她不想成为别人的政治代价,她想有自己自由的生活,父亲的多次干涉 使得她十分厌恶,因而她决定一切都自己来。于是,胡海清开始做生意。茅就给她指引了一条发财之道。当时,医改还没有进行,很多医院都对外承包。茅要她去承 包医院,而第一个选定的目标就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当时哈医大院方并不想承包,但是胡海清找到了她的田凤山叔叔--时任黑龙江省省长。田凤山和胡锦涛曾同是封疆大吏,关系尚好。眼见胡锦涛即将登顶,便不遗 余力为他的女儿大开绿灯。先是通知下面,做好哈医大向外承包的准备,接着打电话给三家国有银行,要求贷款五亿人民币给胡海清。而茅道临则拿出一个亿给心上 人以示忠心。就这样,胡海清意气风发的准备用六亿元承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哈医大前院长金铮知道后,觉得此事不妥,于是找到当时任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转告了胡锦涛。胡锦涛再一次大发雷霆,勒令退出,并把田凤山一顿训斥。胡海清的如意算盘再一次落空,但她不甘失败,又继续开始承包深圳人民医院。这一次没找人,全都是自己弄得钱。但还是被其父阻止。

胡海清不由得仰天长叹:为何生于帝王家?

隐瞒恋情不退让

虽然茅道临指点胡海清承包医院不顺,但是这段恋情对茅道临的事业有极大帮助。由于这层关系,2001年6月,新浪董事会在逼走新浪创始人之一的原CEO王 志东之后,马上提拔茅道临为CEO。这能说跟胡海清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吗?茅道临也确实有两下子,上任后不久,新浪的财务收入止跌回升,并实现连续五 个季度的持续增长。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胡海清和茅道临的恋爱消息终于被胡锦涛得知,又是大发雷霆,坚决不准。这一次胡海清没有让步,宁可断绝父女关系。后在其母的劝说下, 胡锦涛在家亲切接见了茅道临,不得已同意他们的恋爱关系,但是要求茅道临不要显山露水,尽快退出新浪。茅道临只好答应,但说需要一点时间。

此后,胡海清屡次被父亲召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权术到厚黑,从韬光到低调,不厌其烦的为其分析形势,终于打动了胡海清,知道其父不易,开始站在乃父一 边,劝说茅道临离开新浪,退出商界,过隐居生活。而茅道临做为男人,对于事业总是看得很重。可是另一方面,又不能得罪其父,便虚与委蛇地拖延。

茅一拖再拖,到了2003年胡海清再也不耐烦了,在其父的严厉警告下,对茅道临下了最后通牒,新浪与她选其一,并要求从此淡出商界。茅道临不得不重新衡 量。选择新浪,必定离开胡海清,可是离开胡海清自己在新浪乃至中国还有什么价值?谁还肯把自己奉若上宾?于是2003年5月11日茅道临提出辞职。接着, 茅道临又得到了阳光文化集团董事会主席杨澜签署的卸任书,辞了执行董事一职。他在国内就没有任何职务了。

不久,茅道临把新浪的个人股份卖掉37.5万股,变现1687.5万美金。手中还留有90万新浪股,价值4500万美金。此时茅的个人财产已经逾亿,想必胡海清也非贪婪之人,觉得这些钱足以享受生活。

宁可弃父不弃夫

拿着一大包钱何去何从?在国内不但茅道临再找不到合适的位置,而且无数家企业高薪聘请胡海清也都被胡锦涛阻挡。于是茅道临提议回美国过隐居生活。胡海清通 知其父,胡锦涛坚决不许,无奈之下胡海清心意已决,宁可弃父,不能弃夫。于是当即便和丈夫去了美国,当年在夏威夷悄悄结婚,过着隐居的生活。

时至今日已经八年,绿卡也已拿到。其父胡锦涛鞭长莫及,打不得、骂不得,屡次召回,无功而返。胡海清的这一做法,使得海外媒体对胡锦涛议论纷纷。国内也成为政敌不断攻击的口实。

胡海清的人生或可套用一句不恰当的诗:“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