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美国旧金山 大纪元社长王学科

沥沥细雨中,开动U-Haul搬家车,离开居住了十五年的亚特兰大时,想到大纪元办公室那架老打印机,那台裁纸机,见证过创业者们多少个不眠之夜;那张比腰还窄小的长板凳,是曾睡过一年多的床。他胸中澎湃着感慨,十四年前的那些场景亦浮现脑海。

一家独立中文媒体的诞生

王学科79年应届考上大学,83年在西安毕业,是班上唯一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的。他从学生时代就认定“做什么都要做好”,在北京一家研究院吃苦钻研地一干就是十年,但由于不喜欢搞关系的那一套,业务精湛却无用武之地,郁闷之下于93年1月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同年5月,太太也来到美国并成为名副其实的“陪读”——每个周末,其他留学生四处旅游,太太都是陪着他在图书馆里度过。他相继念了工程与电脑两个硕士学位。思想和心灵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他享受着自由的天空。

99年7月20日,中共对法轮功的镇压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作为一名亲身受益者,王学科知道中共通过海内外媒体散佈的都是谎言,可是周围的中国人,有的开始为他担心,有的后来则对他敬而远之。从那时起,他一年都笑不出来。

个性认真的他,自己付钱到当地华文报纸上登文章说明真相,可他打电话要求继续刊登时,对方说不能再登了,中领馆要求的。无可奈何地放下电话的他,被一阵难过窒息。海外媒体也受中共的控制,中国人真苦,即使离开中国也看不到自由的信息啊!

2000年10月,王学科到纽约看三位朋友买下的一家华文报纸《华报-大纪元时报》(亚特兰大出版的《大纪元时报》的前身)。回到亚特兰大后,他和《大纪元》总裁唐忠商量也在当地办报,买了些旧桌椅和最便宜的办公用具,就在唐忠家的地下室干了起来。

为了省钱,朋友李渊博士自己装电脑。从没印过报纸的他们学着排版,老旧的软件经常会当机,使工作功亏一篑,一切再重来。当时印刷厂不能用电子版,要将每个版面用11X17的打印机打出来,用裁纸机剪裁,对齐拼到一起,再送付印刷厂。

“我们干了几个通宵,完成第一份《大纪元时报》的排版后,离开地下室,看着朦朦亮的天,泪水不断地往下流。一直到上班的路上,心情都特别激动。当天到中国城拿着这第一份印着《大纪元时报》字样的报纸,递到当地华人手中时,他们的反应非常震撼。”

先想别人办公室长凳当睡椅

当时他的女儿仅一岁多,太太没有工作,一家人靠他软件工程师的薪水生活,在亚特兰大贷款买了栋新房。他和几位朋友每月各拿出几百元美金印刷发行报纸,也将所有业余时间都扑在办报上,白天仍到公司上班,工作尽职尽责。他认为要对得起自己的薪水,但是大纪元刚起步需要全心投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001年2月王学科辞去大公司优厚薪水待遇,全职做《大纪元》报纸。“社区採访、编辑、排版、设计广告、发行,什么都做,什么都是自费,也没什么报销之说,就是一心想把报办好。一些商家看好我们这份关于中国新闻唯一一家敢讲真话的报纸,纷纷登广告宣传生意。”2001年3月,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其它城市到亚特兰大取经,回去后在波士顿、华盛顿D.C.、圣地亚哥、旧金山、芝加哥、洛杉矶、休斯顿、达拉斯等城市也成立了《大纪元时报》分社,开始发行自己的报纸。

王学科在忙个人业务的同时,还要帮其它地区起步,每天基本只回家吃顿饭,其它时间都在办公室,出版报纸前几个晚上就睡在办公室。他的“床”两头各一个椅子,中间一条长凳,如此一年多,“那条凳子还没腰粗,当然没法翻身,不过我从来都是好像睡得挺实,也不用翻身,可能是太累了。”

《大纪元》在全球各地发展得很快,有时一些突发事件要处理,一个电话,他就要离家出差。他还必须花很多时间帮助其他同仁培训,“大家都做得好,公司才能成长;参加各种展销会,都是自己负担。我的信仰告诉我要先想着别人,先他后我。”

通向车站那条走道望眼欲穿

发行半年后,亚特兰大报纸开始盈利,但这里毕竟华人市场小,2004年,王学科毅然决定搬到纽约做市场。这一待就是五年半。从此,在亚特兰大的邻居们经常看到王太太一个人上班、割草、带孩子,以为她是单亲妈妈。

“其实,他每两个月多回来一次,每次都尽量多地处理家务,”王太太说,“可是他一般回来不超过一周,还要兼顾工作。经常是草割了一半,有电话就把他叫走了,回来再接着干。后来我就不让他干了。知道他要回来,我就剪草,把一切家务活都干完,让他回来能轻松一点儿。”

夫妻情深,女儿更懂事,有一次他回家时正好赶上学校的家长会,老师告诉他说,女儿为就要见到爸爸已经兴奋了几天了,还把要见到爸爸的高兴、期待和喜悦写在她的作文里,老师也发自内心地为孩子高兴。

王学科与女儿和太太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王学科提供)

从亚特兰大回纽约,王太太会尽量安排晚上的飞机,让他可以在家多待一天,也可以带女儿去地铁站送行。“分别时,Kirk总是分别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嘱咐着孩子和鼓励着我们。我们看着他经过那条长长的走道,进了检票口。他走几步就回头看看我们,最后走上二楼平台消失之前招招手。在回家的路上,车里静静的、空空的,我轻轻向女儿问话,没有回答,后来发现她在后座上偷偷地流泪。”每一次爸爸回家都兴高采烈,每一次别离都夹着泪水,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上了中学。

“我对她说,爸爸为什么这么忙和这么努力,因为爸爸、妈妈都来自中国,我们希望中国人都能自由地知道真相。我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人生选择要走的路。女儿知道爸爸是在为其他人做好事,以此总是很懂事地支持着爸爸,自觉地管理自己的学业,在学校一直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女儿喜欢和爸爸在一起,但知道爸爸忙,总是很懂事地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业。(王学科提供)

真实不虚靠诚信走向成功

2010年8月,他被调任旧金山报社。从最初的只有一位全职销售和几位兼职销售到专业全面的销售团队,增加发行行业专刊。来自美国其它地区、其它国家的记者编辑和美编们越来越多地汇集在一起,奉献着他们的才智和心力,版面从二十多页扩展到多时近百页。报纸发行量一路上升,经营规模扩大了数倍。

最初的日子,王学科说:

“被广告商家拒绝是家常便饭,有的生意是约见二十次才谈成的。无论结果如何,心里不起任何波澜,生意不成情义在,交一个又一个朋友,多了一个又一个客户。”

广告客户衡量报纸的重要参数之一就是发行量,他发现几个主要中文日报所报给客户的发行量是实际发行量的三、五倍甚至更多,讲真话,不虚报发行量,诚实却好像成了诚实者的拦路卡。

在广告公司的朋友得知后,建议做《大纪元》做美国第三方权威机构发行量审计。历时一年多的大工程后,《大纪元》终于通过了国际权威媒体认证公司BPAWorldwide的审计,成为在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目前唯一通过发行量权威审计的中文大报。

虽然期间操作程序繁杂,历时长,但在全美十五个分社尤其是参与发行的所有同仁的全力配合下,王学科终于看到了真实诚信和专业操作的威力,“我们是讲真话的媒体,敢于通过这个认证而为广告商家负责。这一点,在这一年多和上百商家客户的见面中,我充份见证了:我们说话时可以多么地理直气壮,客户和我们合作时又是如何地放心大胆。”

越来越多的商家在了解真相后,在见证到超值的广告效果后,同《大纪元》合作。“《大纪元》现在已经发行到三十五个国家,”王学科认为,“办报如做人,如果我们能做好人,一切就都能做好。我们把读者和商家的利益放在前面,大家都是在用心工作。《大纪元》企业文化是‘高效创新,尽善尽美’”。

欢迎更多的读者朋友来看《大纪元》,寻找你们的生活中有价值的讯息,并从中受益。”

王学科:用心提供精神食粮改变世界

2013年10月我去参加一个国际豪华地产会议,那些美国地产业的巨头们想要了解华人的消费心理与习惯,我应邀演讲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会议上,跻身美国五百强的Priceline集团创始人霍夫曼(JeffHoffman)所说的恰同我所想的一样契合:“对一个企业家来说,只想赚钱是永远做不大的。因为总有人比你更贪婪。如果你有理念,那就不一样了。”

成功人士会聚一堂。(左起)王学科、Priceline创始人之一JeffHoffman、房地产公司AlainPinelRealtors旧金山部经理TimMurray,Who’sWho豪华地产创始人JohnBrainLosh。(RicMershonPhotographers提供)

“办《大纪元时报》近十四年,我的收穫是在学校和大公司工作都无法得到的,改变一下思维方式,突破观念,就能成功。如乔布斯(SteveJobs)的苹果从物质上改变了地球人的一些生活方式一样,二十一个语种的《大纪元》每天用心提供着健康精神食粮──真相和普世价值,也在改变着世界,越来越会成为最受欢迎和信赖的媒体之一。”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