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念飘扬 肯尼迪勇气助梦想

— John F. Kennedy1961年就职演说


1961年1月20日肯尼迪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jfklibrary.org)

文/君宇

约翰•肯尼迪总统(John F. Kennedy)(又译甘迺迪总统)是历届美国总统中唯一著述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他在《当仁不让(Profiles in Courage)中写下的“这本书谈论的是最令人钦佩的人类美德——勇气。海明威将勇气定义为‘重压下的从容(grace under pressure)’。在未来的日子里,只有那些当仁不让者才能做出不为流俗所动的决定…..”也许这也概括了他的一生。

如同肯尼迪的女儿卡洛琳(Caroline Kennedy)说过的:“我父亲心目中的英雄,是那些愿意冒着舍弃功名的风险,而为他们的国家去做正义之事的人们。”

快艇指挥官 勇救同袍

二战期间,肯尼迪在南太平洋海域作一名鱼雷快艇(PT boat)指挥官。1943年8月2日,当他指挥PT-109快艇巡逻时,被一艘日本驱逐舰撞击,船身爆炸起火,船员被抛入滚烫的水中。两名船员身亡,另一名伤到无法游泳。

用牙咬住伤者的救生衣的带子,肯尼迪上校就这样拖着受伤的水手,奋力游了三英里外的一个小岛。接下来的六天内,在几乎没吃没喝的条件下,他们白天躲避日本人的搜索,每个晚上肯尼迪都要游过鲨鱼出没的海域,去到其他小岛求助,直到他们被两位所儸门群岛的当地人所救。

肯尼迪因其勇敢而获得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所颁发的奖章,以嘉奖他“极其英雄行为”,以及因伤而获得“紫心勋章”。10年后,肯尼迪因被驱逐舰撞击的后遗症而做了脊柱手术。

组建和平队 传播自由和平

本来是想做一名老师或作家,但因为哥哥在二战中殉国,他遵从父命选择了从政生涯。1946年,肯尼迪当选国会众议员,连任三届后,他又当选联邦参议员。1960年11月8日,肯尼迪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击败共和党对手尼克松,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肯尼迪就职之后做的第一件重要之举便是创建了以年轻美国人为主的和平队,一支几十年来在发展中国家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当他看到苏联在向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所谓的“援助”来输出其共产理念时,肯尼迪号召年轻的美国学子们,应将美国自由与和平的理念带往世界,与人分享。

在第一批志愿者启程前往非洲之前,肯尼迪在白宫接待了他们。肯尼迪说:“你愿意为我们的国家,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顾名思义,为了和平与理解的事业,来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应该让所有美国人感到骄傲,让他们赞赏。”

前肯尼迪总统顾问哈里斯•沃福德(Harris Wofford)参议员说:“在世界各地,人们心想,这就是我们所一向信赖或希望的那个美国,年轻乐观,大有可为。这就是我们读过、想过,我们所希望的那个美国。他把它带到这里来了。”

1961年以来,有超过20万加入和平队的美国人曾到遍布世界的139个东道国服务,无数人因此而感受到了真正的美国精神之闪亮之处。曾去往利比亚为和平队志愿者的芭芭拉•卡马拉(Barbara Kamara)说:

“当我回头来看和平队志愿者所做的伟大的事情时,许多人的人生受了他们的影响。当今的利比里亚副总统向他的和平队老师致敬,因为他在副总统那个职位上的服务能力,曾得益于和平队老师的培养。”

面对苏共扩张 处变不惊

肯尼迪所处的时代,正是美苏冷战最显著的时期。他要做出的许多艰难的决定,也盖与此相关。二战以后,虽从未兵戎相见,但愤怒和猜疑一直存在于美苏两国之间,所谓的“冷战”,便是自由社会所坚持的自由传统普世价值观抵挡共产阵营的力量。

冷战的对抗在1962年的10月达到了高潮。其时,一架美国侦察机在飞过古巴上空时,拍摄到了几幅军事设施的照片。照片显示,苏联正在古巴修建核导弹发射基地。肯尼迪面临非常艰难的抉择:是该视而不见这些离家门口很近的导弹?还是冒着引发核战的风险用武力清除它们?还是,采取其他的行动?

因为他不想让古巴和苏联知道他已知道这些导弹的存在,肯尼迪和他的幕僚们秘密会见,商量对策。经过了一次又一次漫长和艰难的会议后,他决定进行海军封锁,也就是派遣一队海军战舰,将古巴岛团团围住,以防苏联运进更多的军事设施。几天后,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将之运回苏联。作为交换,美国同意将不会进入古巴。

古巴导弹危机几乎触发了一场核战争,当时世界上很多人都为肯尼迪在那十三天的危机中所展示的领袖风范所折服。之后,美苏领导人间设立“热线”,签定不在空中,水下及外太空进行核弹试验的条约。作为一天生的和平主义者,肯尼迪还呼吁美国人民和苏联保持友好,他说:“我们都生存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我们呼吸着共同的空气,我们都珍惜我们子孙的未来。”

展现梦想和力量 登上月球

1962年9月,肯尼迪宣布登上月球计划。“我们决定登月。要在60年代实现登月。我们对此发起挑战,不是因其轻而易举,而是因其困难重重。”正如他承诺的那样,美国在1969年将人类送上了月球。

日本首相安培在2015年3月指出,肯尼迪的精神遗产之一,是他向世人展现的梦想之力。许多年轻人成为了追梦少年。正是这梦想之力,使肯尼迪和美国带领世界中的许多人、许多国家向前奔跑。

自由呼唤 响彻柏林

肯尼迪总统1963年6月来到柏林,有见证者说,当天,所有的边角街道上都站满了人,所有的阳台都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想听演说。看到欢呼的人群和柏林墙,肯尼迪感到原先准备好的演讲稿不够充分。


1963年6月26日肯尼迪总统在柏林演讲。(jfklibrary.org)

肯尼迪找人帮他写下一些有关德国的事,然后他就在现场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演说。”

“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根本分歧。让他们来柏林吧。“让他们到柏林看看”(Lasst sie nach Berlin kommen德语)”

“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我愿意我的同胞们——他们与你们远隔千里住在大西洋彼岸——说,他们为能在远方与你们共有过去十八年的经历感到莫大的骄傲。我不知道还有哪一个城镇或都市被围困十八年仍保有西柏林的这种生机、力量、希望和决心。全世界都看到,柏林墙最生动最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失败。但我们对此并不感到称心如意,因为柏林墙既是对历史也是对人性的冒犯,它拆散家庭,造成妻离子散骨肉分离,把希冀统一的一个民族分成两半。”

在那一刻,肯尼迪总统坚定的站在了苏共的对面,没有丝毫的妥协,并勇敢的呼唤热爱自由的人们坚守理念。1987年6月12日,里根总统在西柏林发表的有关东西方关系政策的演说,在柏林墙前再次讲出人民的心声:“推倒这堵墙Tear down this wall”,传遍了世界各地。

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 什么(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这句在他就职演说中说过的传世名言指引着美国人民走过百废待兴的岁月。


1963年6月28日肯尼迪总统在爱尔兰访问。(jfklibrary.org)

他用自己一生的实践着勇气和理念,让此理念广为飘扬,不仅激励了一代美国人,也成为半世纪以来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可以汲取的精神食粮,正如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人有生死,国有兴衰,但理念长存。(A man may die,nations may rise and fall, but an idea lives on.)”◇


1961年6月5日肯尼迪总统伉俪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陛下伉俪在白金汉宫共进晚餐。(jfklibrary.org)

责任编辑:章勤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