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永远而画──米勒

这是法国田园画家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当年要前往巴黎学画时,祖母对他的叮咛。而米勒后来也谨记在心,成为思想高贵的人性画家,一生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笔触亲切而感人。

米勒于1814年10月4日生于法国诺曼第半岛的一个农耕家庭之子。米勒的父亲虽然是农夫,却很喜欢音乐、美术,米勒也遗传到父亲的艺术才华,田间劳动闲暇,总是拿炭条在石头上描画农夫做工的情形,而且画的非常精妙。1831年,17岁的米勒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7年,米勒获得一笔奖学金到巴黎,进入学院派大师德拉罗什的画室习艺2年。在艺术之都巴黎,米勒也观摩到米开朗基罗、林布兰特等前辈大师的画作。

米勒虽然才华纵横,却没有人买他的画,因为当时法国流行裸体画,或以王宫贵族为题材的画作,没有人愿意静心欣赏米勒的田园风光及乡村人物。没钱养家糊口的米勒一度尝试画些裸体画,然而祖母的叮咛清楚的回荡在米勒心中,他决心放弃媚俗的画作,“为永远而画”,为自己的理念而创作。

1857,米勒完成他后来最著名的画作──《拾穗》。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画面中充满人性的宁静与庄严。

1858年米勒另一名作──《晚祷》问世,画的是傍晚的田野中,一对贫苦的男子和女子低了头站着,合着两手,正在祷告。

后来就有人出一千法郎买了这幅“晚祷”,米勒也因此逐渐脱离贫困的并得到应有的声望。1868年他获颁荣誉勋章,几年后法国政府委托他绘制万神殿大壁画。

1875年米勒因肺结核病逝,虽然他没有在世间享受多少风光的岁月,但后世对他的赞扬与肯定,证明了米勒确实做到了“为永远而画”。@*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