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北威州出台外国文凭认证草案

不能“糟蹋人才资源”

据北威州劳工部资料,该州有8万持有外国文凭的移民。他们学有所长,职业表现优良,但在德国却无用武之地,因为他们在本国的教育和职业培训得不到承认,所以,只能去打零工、做跑堂或做清洁工等杂活儿。劳工部长施奈德(Guntram Schneider)斥责说,这简直是“糟蹋人才资源”,让一个持有工程师文凭的人才去干杂活儿,是不可理喻的。

劳工部长认为,为了纠偏和善用人才,应通过一项新的法律:外国移民,不论其国籍是什么,都有权利让他的外国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德国得到评估和认证。如果符合德国的水平和标准,那么他的文凭就应该在德国得到承认。

规范163种职业文凭认证

联邦政府“以完善鉴定和承认外国文凭和职业资格法”已于今年4月开始实施;北威州劳工部长7月中旬公布了该州外国文凭认证法草案。按照这个认证草案,将有165种职业的认证程序得到统一。

在德国,联邦负责一部分职业认证,联邦州负责一部分。具体来说,德国联邦政府负责鉴定和认证的职业是医生、律师和其它350种职业。其它165种职业的鉴定和认证则由各个州负责,比如:工程师、教育工作者和建筑师等。

此次北威州推出的外国文凭认证规定涵盖了163种职业,教师和州公务员职业这两种职业该州已有规定,北威州将继续沿用相关法律。

免费咨询 问一下不花钱

为使外国移民的职业资格文凭得到承认,北威州设立了50个咨询中心。首先,工作人员要帮助申办者弄清楚,其外国文凭是否有做认证的价值和可能;如果有,再帮他找出相关的文凭认证站。这种初期的基础咨询是免费的。

而一旦进入认证程序,就要产生费用:认证费从100欧元开始,最多600欧元。另外,如果外国文凭或证书达不到德国的标准,咨询部门还需告诉申请者,如何进修,或考核达到德国标准。

短平快 三个月搞定

劳工部长施奈德要求在认证法草案中写入保证,即每个认证程序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完成。外国的证书、工作证明、文凭、受教育时间和学习内容,以及职业和相关工作位置等都要与德国的要求相符合,职业标准不会降低。

不过,劳工部长也特别说明,承认了文凭只是获得了进入职业市场的“门票”,并不能保证肯定能得到相应工作。当然,外国移民还必须会讲德语,这是基本条件。

2万中国人定居北威州

据北威州统计局2008年的数字,北威州有2万中国人定居。根据本报的了解,大多数有长期居留的中国人都有中国文凭,但是很多持有中国文凭的在德华人却并非从事他们的所学专业,因为他们的学历文凭在德国得不到承认。

也许北威州预计施行的认证法会改变北威州华人的境地。对自己现状不满的朋友可以去咨询中心咨询一下,如上所述,最初的咨询是免费的。

外国文凭承认法明年生效

北威州的这个立法草案也促使联邦政府做出决定,拟定在全德国范围统一移民文凭认证规定。北威州红绿内阁已经批准了这个外国文凭承认法草案,暑假后,州议会将进行讨论,预计2013年1月便将投入使用。

北威州的移民大军

北威州拥有1800万人口,是德国人口最稠密的联邦州。该州从60年代开始引入外国劳动力,尤其是土耳其劳工。根据2008年的统计,该州约有190万人仍持有外国护照;而另有230万人加入了德国籍,也就是说,有移民背景的居民约有420万人。

北威州的移民比例为10.4%,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8.8%),但低于柏林(14%)和汉堡(13.8%)。德国原东德地区的外国人最少,平均不到3%。

与全德国一样,土耳其人是北威州第一大外国族裔,约57万土耳其人定居于此。其他大宗的外国人来自意大利、波兰、原南斯拉夫地区等。

大纪元记者钟鸣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贾南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