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最大艺术展 一席之地的宽容

北欧艺术的特点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着这个答案。我漫步在画展中,穿梭在不同的画作所展现的信息中,我试图着和北欧的艺术家们交谈,并希望从中找到我的答案。

透明的艺术

Mette Bülow Duus是来自奥胡斯的玻璃造型工业师,在她的展位上,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挂在她身上的玻璃大珠。怎么会是这么大的项链的?我便上去询问。原来这可不是项链,是房链,呵呵,就是挂在屋檐下,代替下水管的链子。一颗颗的大珠子有麻球那么大,分成两瓣,中间用钢丝绳连接成一串,大约10来个颜色不同的球组成。据Mette介绍,当下雨时,水珠下滴,每个球都会溅起 漂亮的水花,变化无穷。而当寒冬腊月里,这个房链就会很容易形成冰柱,被层层的冰水包围住,而大珠子所带的颜色就会折射出漂亮的色彩,同样妙趣横生。


这可不是项链,是房链,呵呵,就是挂在屋檐下,代替下水管的链子。(网络图片)

Mette除了展示这一大串珠外,还有其它的色彩鲜艳的玻璃器皿,她设计制作的三层玻璃餐桌调味碟也让人耳目一新,当三层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碟扣在一起,就是个变化多端的装饰品,三层单独摆放时,就是常见的小盐碟,小巧、玲珑、精致,仔细观察,玻璃内部还有装饰图案呢。

古典静物

现代的、抽像的、模糊朦胧的、梦幻飘渺的,“艺术北欧”展上也充满了这样的画作,对于我来说欣赏这些作品很难,不过,当我走过Lise Ahlefeldt-Laurvig 的展位前,我一下子被这里的静物画所吸引了。这些来自自然的水果蔬菜,用完美的色彩和构图表现出来,让人觉得很宁静,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Lise Ahlefeldt-Laurvig介绍说,当她做画时,时间不存在了,精神世界却有了生命。她是自学成才的画家,而选择静物作为主题是因为她发现,人总是对身边的小事视而不见,而她用这个安静的世界来看人的时候,认识到人也只是一个看官而已。

北欧西海岸


海风吹成的刚劲的海滩野草在柔软的细沙里深深扎根,碧水蓝天中透着淡淡的清凉,这幅画作描绘的是丹麦著名的西海岸。(网络图片)

第一次看到Göran Nilsson 的画时,我以为画家是丹麦人,画的是丹麦著名的西海岸,那里常年风大,气候并不温和,丹麦人常常说,这里的人们性格也同样比较粗旷、正直、耐劳,同时也比较内向。但是跟他攀谈起来,我就知道我错了,Göran是瑞典人,说着瑞典语,我听得也是一知半解。后来他用英语告诉我,瑞典的西海岸地貌景色和丹麦的很像。海风吹成的刚劲的海滩野草在柔软的细沙里深深扎根,碧水蓝天中透着淡淡的清凉。没有南国的浓烈色彩,却充满了北国特有的安详、苍劲和悠远。

法罗群岛的艺术

整个北欧艺术展当中,有一副画很特别,那就是丹麦王储妃Mary的肖像画,这是来自Regin Jørgensen的手笔。Regin是法罗群岛人,2007年开始居住在丹麦的日德兰半岛南部,然而他日常的工作竟然是警察,作画完全属于个人爱好,从小喜欢画画的他,在17岁时就能卖掉自己的画了。如今在紧张疲劳的工作之余作画是他最好的放松方式,也让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Regin告诉我,他作画效率很高,很快就能画完一副画,而且还挺好的,画卖得也不错。Regin也是我遇到的最滔滔不绝的人。交谈中我了解到,法罗群岛的人是虔诚的基督徒,50%以上的人常去教堂祷告。而他的一生大部份时间都在那里,所以骨子里都是法罗群岛上的美景,真是胸有成竹,画笔就如有神助,所以他才能成为“高产户”。

北欧野生艺术


北欧野生艺术协会的会员的画家们认为画自然的生态画对画家和观众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能延年益寿。(网络图片)

在这次的北欧艺术展上有60多位画家来自瑞典,当我走近一个展厅时,立刻被这里北欧的自然生态美景所吸引。这些画画笔细腻,带着冬季的冰雪,也带着夏季阳光的明媚,花草争奇斗艳,动物追逐觅食,一片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气象。自然、寂静、安宁中也充满了生命无处不在的痕迹。原来这些画出自瑞典艺术家Göran Petersson和Bo Lundwall 之手,他们两位都是北欧野生艺术协会的会员。同他们一起展出的还有铜像雕塑家Staffan Strand,他同样擅长雕塑各地的野生动物。据他们介绍,瑞典艺术家Bruno Andreas Liljefors (1860–1939)开创了瑞典野生艺术的先河,继他之后,瑞典有很多的艺术家开始接受他的理念,用画笔描绘瑞典的大自然。据Göran Petersson和Bo Lundwall介绍,他们认为画自然的生态画对画家和观众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能延年益寿。 我突然想起中国传统的画不就是山水自然吗?这真是古今中外,息息相通啊。

一席之地的权利


画展的主办方“艺术北欧”的灵魂人物 Boi Wynsch从展会一开始就非常忙碌,穿梭在艺术家的展位之间,问寒问暖,照顾着每一位艺术家和前来参观的观众。他的敬业让人感动。(新唐人图片)

这次画展的主办方“艺术北欧”的灵魂人物Boi Wynsch从展会一开始就非常忙碌,穿梭在艺术家的展位之间,问寒问暖,照顾着每一位艺术家和前来参观的观众。他的敬业让人感动,当我问起为什么要办这样的艺术展时,他说:“因为在北欧没有大型的艺术展。艺术需要发展、更新,就像所有的产品一样,不断完善。嘉士伯基金每年会用上亿的资金赞助艺术,现在他们的新总裁表示,艺术要回归传统价值,要注重艺术的质量。在这里,艺术的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相当顶级的作品,也有属于垃圾艺术的。但只有在同一个平台上展示交流的时候,艺术的市场就会让那些不太完美的艺术家们有一个提升的机会。而所有的艺术家在这里都会有一席之地。”

我想我的问题有了答案,那就是北欧人虚怀若谷的宽容。

责任编辑:林彬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