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诚实 华人移民加国乐业

2006年,在中国有40多年养蜂经验的父亲来到多伦多与儿子王道团聚,催生了王道开养蜂园的机缘。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用2万多元买了一套别人出让的养蜂设施,包括约70箱的蜜蜂,从此走上了创业之路。

*依赖“中国经验”吃了大亏

王道开始创业时,没发现有经营养蜂业的华裔同行,他也不认识其他族裔的同行者。凭着有40年经验的父亲做后盾,加上自己在中国时与蜜蜂结下的不解之缘及一股冲劲,他创建了“皇家蜂园”,开始品尝自己做老板的滋味。

天有不测之风云,第二年,王道就遇到了麻烦,因为用药不当,60%至70%的蜂死了,损失惨重。

王道说,主要遇到的是技术问题,“这里的养蜂技术与中国差别很大。”当时觉得自己没问题,父亲有40多年的经验,也没想到去请教一下别人。

不过,王道毕竟是有识之士,摔倒了懂得自己爬起来。他马上上网查询,找到了当地的养蜂行业协会,并上门去求学。他说,原来每个省都有一个专家,可以去问问题,也可以拿到一些指导性的资料。后来就知道了什么时间应该做些什么,用什么药,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没想到这些,以为在国内的经验应该可行。”王道说:“出了问题后才醒悟。后来知道了,原来差别很大。”

创业的路上,也不只是技术上遇到过挫折,筹资起步也不容易。王道当时曾打算去银行贷款5万元来启动这个生意,去银行询问后,发现须要先提交商业计划。他说:“要求很详细,还要有抵押等,挺复杂的。”

不过,王道还是花了很多时间去写了一个商业计划。他说,银行说不合格,要重写。找人帮写商业计划的话,要花2,000多元。考虑到还有其他的手续费,后来就放弃了贷款的想法。

王道对养蜂行业很有信心。他称,如果资金充足的话,会有很大帮助。

*诚实待人建立市场

做生意,把产品销出去当然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养蜂业也不例外。王道认识到这一点,但他充满信心,他的观念是,加拿大的土地好,环境好,做农业是个好环境。

王道能获得成功,相当部分应该归功于他的吃苦耐劳精神及诚实待客的风格。在零售市场方面,他不断地参加各种社区活动,介绍“皇家蜂园”的产品;对每位客人都是耐心解释,绝对不用“硬推销”的方式。

“皇家蜂园”现在已经发展到有500多箱蜜蜂,14个租赁的养蜂场。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太古广场及万锦广场都设有产品专卖店。

王道说,5年来经营养蜂园的感受,最重要是做生意要诚信。他说:“我们有好几种蜜,要向客人解释清楚,保证他们买到合适个人的蜜。”

“如果买回家后发现不喜欢,他们会难受的。”他说,“所以我们通常会确信客人喜欢某种蜜后,才卖给他们。”

随着社区对“皇家蜂园”的认识加深,王道积累了很多稳定的客户。

王道说,他的蜂园新做出来的蜂蜜味道很独特,“吃起来能尝到花的香味”。主要是苜蓿花蜜,这是一种野花,每年7、8月份时到处都有。“野花没有农药及化肥污染,所以质量非常好。”

对待客户,王道的做法是,认真解答任何问题。

在华人客户中,王道发现有一个很普遍的误解。他说,他接触过的顾客中,10人中可能有7人认为,蜂蜜瓶底的白色沉淀物是糖,是被人掺进去的,很多人因此把这些沉淀物扔掉了。

“其实真的蜂蜜也有,那是一种自然的结晶。”王道说。

*期望发展

王道的“皇家蜂园”已经从开始几十箱蜂发展多500多箱蜜蜂,按每箱蜂高峰期有7万只蜂的数量算,已经超过加拿大的人口数量了。现在最忙的时候需要5个人干活,要向外面请临时工了。

最重要的是,王道很喜欢这个生意。他说:“加拿大的环境好。最好的季节里,我们是在户外工作,多好啊!”

“能干点体力活,空气好,还可以享受阳光。非常好!”

更重要的是,养蜂园有扩展机会。王道说,现在他正在想扩大规模,如果能借到钱,生意马上可以扩大一倍。

有趣的是,“皇家蜂园”创立5年后,还没发现有其他华人加入这个行业。

王道表示,这个行业不容易入门。一个可能是很少做这行的华人移民;二是技术要求高,“我们家有这么多年的经验,第一年还遭到很大损失。”

另一方面,在蜂园干活,每天都会被蜂蜇。王道说,很多人可能过不了这关,“我们从小就经常被蜂蜇,已经有抵抗力了。”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