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5国宝巨匠 传承中华传统技与美

陈锡煌学技艺吃苦严父打骂教育长大

81岁的布袋戏大师陈锡煌是国宝之一,他“一针一线传承掌中艺术”,专精布袋戏偶的衣饰、盔帽、刀枪剑戟和各种舞台道具制作,而且表演的布袋戏偶动作,无论生、旦、丑、花任何角色,都表演得栩栩如生。陈锡煌出身布袋戏世家,他的父亲是家喻户晓的布袋戏大师李天禄。

陈锡煌日前告诉记者,在台湾布袋戏全盛时期,当时台湾农业时代没有电视可看,大家都爱看布袋戏,以前常常有上千人围着,至少也有4百人看。但他最担心现在看戏的人少了,“我们演的都是忠孝节义的戏,演这些戏好看,也都对社会很好,希望劝世、教育孩子做好,若这么好的技艺,没有传承下去,只能从书本知道有这东西,但想学也找不到,很可惜!还是要传承下来。”

“学习布袋戏的困难之处?”陈锡煌说,从小吃苦,父亲打就让他打,有时就跑给他追;父亲脾气不好,因为关心儿子,希望学起来。他认为,学布袋戏的困难就在这儿,其他没有困难。陈锡煌强调,“学什么东西都要坚持,我们自己要专心来学会很快,若不专心边学边溜,愈学愈没用。


布袋戏大师陈锡煌专精布袋戏偶的衣饰、盔帽、刀枪剑戟和各种舞台道具制作,甚至毛笔等小道具也同样讲究。(摄影:钟元/翻摄)

技艺传承“来当收去我也不留”

陈锡煌传承技艺不藏私,他说:“以前的人不愿意让大家知道,一人藏一步、藏一步,武术也是这样,技艺都不见了,我们有功夫就要给人家知道。”气度宽宏的陈锡煌说,自己有兴趣要来学会很快最合适,“来当收(起来做徒弟)去我也不留”,看他想要学什么,我们就教他,有的学快,有的学慢;学快的当然对他自己好,没缘要走也没关系。

他说,学布袋戏个性会改变,来学绣衣服、帽子慢慢做,解忧愁,都忘记了痛苦在哪里。

关心学生将来就业出路

有一个大学生、一个高二生,因为有兴趣来跟他学布袋戏。陈锡煌说,他们表现很好,有心来学但出路怎么办?以前看戏的人多,现在看戏的人少,现在观众最重要,若没有观众很难演戏,我们也很烦恼,担心他们有没有办法赚钱养家,关心这些。

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建筑与古迹保存研究所林会承教授强调,匠师们在社会上被肯定、尊重不只是专业有非常过人之处,而且人格涵养也有大家达不到地方。

文资处主任:共同保存无形文化资产

台湾行政院文化资产总管理处筹备处主任王寿来指出,大师们将毕生的精力、心血,奉献于传统技艺力求精进、突破,他们才有这么高的成就。他呼吁,保存无形的中华文化资产,需要大众共同来推行。一下介绍一下其他的大师。

制灯技术,董天补

1919年生。17岁开始制作俗称“子婿灯”的新郎灯,最初只是凭藉着美术长才,免费帮邻居修补旧灯,大约10年后才决定以此为业,迄今超过一甲子,92岁高龄仍然持续制灯,成为金门地区广为传诵的佳话。

剪黏泥塑技术,王保原

1929年生。28岁随父亲王石发参与整修佳里金唐殿,正式学习剪黏。37岁承接佳里兴震兴宫整修,从模仿叶王作品中学会交趾陶制作技巧,成为日后发展“淋搪”(烧瓷)的基础。虽历经材料与技术变化,仍然依循传统精剪细黏,用心修复保存师公何金龙作品,其力求“传神”的工艺精神,令人动容。

大木作技术,许汉珍

1929年生。17岁跟随父亲从事庙宇营造,参与修建、完成的庙宇至少67座。其传统大木作技术,历经半世纪的不断摸索自学、思考绘图,尝试新旧融合及创新,发展出属于个人营造特色的R.C.庙宇操作模式,树立了在台湾庙宇建筑领域中“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地位。

糊纸技术,翁文标

1930年生。金门金城乡顶堡人。9岁起随父亲翁享杭学习“糊纸”,16岁转业,50岁重回老本行,其四弟翁文林、六弟翁文辛亦传承家业,翁家三兄弟虽同源不同店,但仍是维系金门地区“糊纸”风俗与技艺传承的重要角色。

大木作技术,廖枝德

1930年生。20岁习艺,师承余灿大木师傅,熟知传统大木作的规制技法,能手绘图稿,熟练落篙。近半世纪承揽建造传统民宅的经历,精通“穿斗式”传统民居及养灰工法,不论历练或对传统建筑大木作相关技术、工法的知识,在国内均属难得一见。

古典布袋戏偶衣饰盔帽道具制作技术,陈锡煌

1931年生。除了布袋戏的表演栩栩如生,对于戏偶的衣饰、帽盔、刀枪剑戟和各种舞台道具制作,更是专精。观众可从各种唯妙唯肖的细腻操作中,看见一举一动的专注;也在各类精致小巧的道具上,看见一针一线的执著。由老师傅双手传递出的情感与温暖触感,让戏偶的生命得以延续。

澎湖传统彩绘,黄友谦

1932年生。擅长传统宫庙和南北式建筑的彩绘及书画装饰;娴熟传统典故、出头题材及媒材的运用。其中门神彩绘尤为独到,不但秉持传统精神与手法,并适时融入西画技巧,作品色彩华丽而不俗艳,表情生动、炯炯有神。在承袭父亲黄文华传统规矩与装饰元素之余,开辟出个人温雅华丽兼细腻的风格。

大木作技术,叶根壮

1932年生。澎湖著名大木师傅,业界尊称“壮师”,大木作技艺精湛,擅长设计擘画,细木与凿花也能通。作品继承澎湖匠师的空间及形式特色,再随时代工法及材料的迁演,与时俱进的从传统木造过度到现代R.C.结构,且是传统南式建筑、北式建筑,以及与南北混合形式宫庙的重要见证者。

布袋戏偶头制作,徐柄垣

1935年生,出身佛像与戏偶雕刻世家,耳濡目染下深谙雕偶巧妙,16岁正式投身家业,雕偶近一甲子。其雕刻技艺随着台湾布袋戏的演进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戏偶、剑侠及金光戏偶乃至电视戏偶,皆可见其戮力之痕迹,为布袋戏表演扩展更多空间。布袋戏偶收藏蔚为风潮后,作品成为戏迷珍藏的瑰宝。

糊纸艺术,刘兴星

1945年生,新竹县新埔镇人。7岁起随父亲刘家坤师傅学糊纸,17岁起,即以分工作业改变传统工序,扩大量产。随着时代转变,刘兴星更整合台湾及中国大陆各门派工法,透过现代科技加以量产。

制鼓技术,王锡坤

1950年生,为“响仁和”创始人王阿涂(1907∼1973)长子,由于父亲骤逝,退伍后接手经营“响仁和”,摸索传统制作技术,并积极开拓新产品。王阿涂制鼓工艺承袭自蔡心匏老师傅,1927年设厂经营,遵循传统以纯手工处理牛皮,鼓桶以熏烤达到干燥,可成功预防虫蛀和受潮腐坏,特有绷鼓调音技术,作品音质佳,深受表演团体喜爱。

交趾陶保存修复技术,林洸沂

1951年生。14岁入新港林万有师父门下,29岁拜交趾陶名匠林添木为师,学习交趾釉药调配与炼制技巧。从传统寺庙装饰到创作,经验实在道地,人物题材考究、构图精心,并倾力于交趾陶艺的制作改良,勇于创新,多次荣获民族工艺奖与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肯定,对于交趾陶艺的推广贡献良多。

铜锣制作技术,林烈旗

1955年生。为堪称铜锣代名词的老字号“林午铁工厂”的第二代传人。林午铜锣完全以手工锻造,锣面有手工敲打的细密圈痕,音色圆润、宏亮,展现精湛工艺技术。林烈旗除打破父亲林午的纪录,打造出直径7尺8寸半的世界第一大铜锣外,更成功开发出26音阶铜锣,大大拓展锣的艺术表演空间。

制鼓技术,梁正颖

1961年生。23岁开始学习制鼓,师承于黄秀邦师傅,秉承传统手工方法,其处理赤牛皮技术,可称是台湾制鼓业界之独门。1997年承接“永富制鼓”,开发原木漆鼓身,成为全台首创,今已在制鼓业成为风气之先。

吉贝保沪队石沪修造技术,澎湖海洋文化协会

1999年全澎湖县的石沪共计558口,居世界之冠,是台湾登录世界文化遗产的最具潜力点。惜因海浪经年累月摧残,倾倒情形严重。在地文史工作者于2007年,成立拥有丰富石沪巡护与修造技术经验的“吉贝保沪队”,除公开及传承石沪修造技术,并推广各项石沪文化活动,成为稀世地景的主要保存技术团体。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