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涨100倍 青岛聘礼流行“万紫千红”

19万聘礼拆散7年情侣

据《青岛晚报》报导,山东临沂的男青年小楚在青岛大学上学期间认识了女友小赵。两人相恋7年,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小赵的父母嫌小楚不是本地人,在青岛没有房子,如果要结婚,必须拿出19万元定金。虽然是名律师,可对于研究生毕业两年,家在农村的小楚来说,这笔钱根本无力承担。多次努力都宣告失败后,这对情侣最终不得不分手。

聘礼15年间涨了100倍

报导称,青岛目前流行一种15万元的“万紫千红”结婚聘礼,让不少男青年“闻聘色变”,表示“婚不起”。‘万紫千红’的意思就是一万张五元的加上一千张一百元的,总共是十五万。

一位从事了近20年婚介工作的资深“红娘”说青岛聘礼在15年间涨了一百倍,20世纪90年代初,青岛的聘礼是800元,到1998年左右,还是几千元的水平。过了2000年便涨到了万元左右,2008年以来,聘礼涨到五万以上,很快便涨到现在的十万元上下。现如今的聘礼过十万元的情况占了百分之四十。富二代另当别论,他们都是过百万的。

以上还只是婚前的聘礼,如果把结婚的所有程序都走完,再加上其他买房,买车,装修的费用,结婚在中国已经成了一般民众消费不起的“奢侈品”。

“中国式结婚、婚不起”

网友计算,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婚不起”,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按照50万元的结婚费用来算、一名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的大学毕业生,每月存1500元,得存27年才能娶上媳妇。房贷以20年为限,除去每月的房贷(1500元左右),再去掉生活费,基本剩不下什么钱。

不久前,上海一对小夫妻在新浪微博里晒出婚礼账单,显示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了32万元,引起社会极大共鸣和反响。

据绍兴一家媒体的调查,26%的受访者认为,举办豪华婚礼是出于攀比心理,10%的受访者认为,举办豪华婚礼是炫富,通过婚礼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排场越大越显示身份的与众不同。

有学者指出:“其实奢侈的‘中国式结婚’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式奢侈’的风行。”现实中,“中国式奢侈”随处可见,豪华“官衙”四面开花,公务接待奢侈化,公车也尽买豪车,富豪一掷千金极显雍华——这些遍地开花的“中国式奢侈”,深深地影响爱面子的中国人。

盲目攀比之风渗透社会的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普通百姓之间有个红白喜事、请客送礼等,也少不了比较,以至于“豪华婚宴”、“天价婚礼”层出不穷。在盲目攀比之风的推波助浪下,爱面子的中国人让结婚花销步步攀升,一路疯涨,最终导演了一幕幕夸张的“中国式结婚”。

责任编辑:穆文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