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年疫情打醒 中国人纷纷奔赴泰国定居

中共三年疫情期间的严格封控措施,打醒了众多中国人,越来越多中国人选择移居国外,相对移民难度高的欧美国家,较为容易办理签证的泰国成为首选。

移居泰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疫情期间,希望离开大陆的中国人突然增多,“移民”一词频频登上中国大陆热搜榜,而泰国被认为是一个更容易的选择,或可以作为一个通往欧美的跳板。去年10月下旬,“移民泰国”的搜索量在一天之内就超过30万次。

有人总结在泰国定居的好处有:90%以上的民众信仰佛教,讲究善恶有报,不排外;一年四季如夏,自种蔬菜不用买;商业环境较为宽松,可直接摆摊开卖,没有城管;生活成本低廉,大部分人过得轻松自在。

尽管泰国是非移民国家,入泰籍的可能性较低,即使买了房也不能办长居,不过申请“非移民签证”也可以在泰国长期居留,有些人会先持旅游签证抵达,然后改变身份。

除了短期的落地签(15天)、旅游签(2至3个月)、商务签(3个月)以外,泰国可以停留时间在一年以上的签证五花八门,包括学生签、工作签、陪读签、养老签等,这些签证一年到期之后还可以续签。

“泰国有着种类繁多的签证类型,只要肯花钱,总能找到一款合适的签证留在泰国”,在泰国经商的卢先生对大纪元表示,除了有养老签、陪读签、工作签之外,还有精英签,有效期最长可以是二十年,在疫情前,泰国移民局还搞出佛学签、义工签等。

学生签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长期签证,不论幼儿园小初高,还是大学和语言学校,都可以申请学生签。

陆媒报导,杭州的小胡和丈夫几年前运营一家教培机构,在疫情和打击教辅行业的双重打击下无法维持下去,2022年初他们萌生了离开中国的想法,带着4岁的女儿和4位老人,举家为女儿陪读,移居泰国

他们的理由有:泰国文化差异小、办签证难度低及气候宜人,教育的方式接近欧美,有IB、剑桥等多种课程可选择,相比中国国内也没有那么卷。

“泰国是非移民国家,不接受移民,每年只有200个入籍名额”,泰国移民中介秦女士告诉大纪元,“我弄过来的人从3岁半到66岁都有,家长过来都是陪读。出于什么目的来泰国不是很清楚,但是他们去清迈的多。”

卢先生表示,泰国物价比国内低,同时品质高出许多,到泰国不是来过苦日子的,所以也不存在省多少钱,只是花国内同样的钱,在泰国生活质量要提高许多倍。一般情况下,比如从北京、上海、深圳来的人,早几年卖掉北上广深的一套房子,轻松可以得到几百万人民币。这个钱拿到泰国花,过着舒服的好日子,二三十年是不用为钱发愁了。

泰国售卖榴梿的水果摊。(Shutterstock)

对中国人而言,能在泰国购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卢先生表示,泰国的房价是中国房价的几分之一,而且房子品质高,泰国公寓游泳池、健身房、桑拿基本上都是标配,而且在泰国买房门槛低,只需要旅游来泰国,就能买套房子,并且拥有永久产权。

泰国华裔杨先生对大纪元表示,一些中国中产群体在泰国很庞大,他们到处买房子、买公寓,一买都是好几套,主要就是用于民宿、或旅游短租、长租,就靠收租不但能养活自己,还能赚钱。

“像泰国旅游城市巴提亚,一般的涉外公寓,几乎一大半都被中国人买去了,有的华人超市、各种各样的餐饮娱乐呀,其实都是中国人干的,只不过挂了泰国人的名字而已了。”

他说,泰国的旅游城市,随便买一个公寓别墅,永远值这个价,随时可以租出去,且泰国的出租率回报率比较高,年回报率一般在5%、6%,7.5%以上就算比较高的了,这个回报率在中国不敢想像,中国的回报率能达到2%就不错了。

杨先生表示,泰国的房子永久产权,世世代代都是你的。像欧美房产税很高,但是泰国养房子太便宜了,房产税低得吓人,“泰国的中国人圈子也很广泛,基本上可以一句泰语都不用说,就能长期在这工作生活”。

三年疫情打醒了中国人

三年疫情打醒了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上海居民,点燃了他们移民的愿望。一些上海的退休人士,疫情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欧美养老成本和门槛太高,语言也不通,日本感觉也融不进去,最后想到了泰国,泰国就算再差,起码不会瞎折腾。

上海被认为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外国人很多,相对于其它城市,有一些所谓的商业自由。但这一切被残酷的封城所打断,中共当局出尔反尔、毫无公信力,就医难、断粮潮和硬隔离就发生在眼前,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同事、朋友等挨饿、死亡和失去尊严,如果说2019年镇压香港民主运动离中国人很遥远,那这一次是切身感受到了共产党的铁拳。

很多人被关了整整三个多月后梦醒了,原来过去都被掩盖在假象之下,在中国原来连最基本的自由和权利都没有,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

2022年4月3日,当中共党魁习近平宣布“严格坚持社会面清零不动摇”后,当天有关移民的搜索暴涨440%。

图为2022年3月21日,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工作者检测居民。(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越来越多中国富人到泰国养老或带孩子到泰国定居,泰国成为许多中国人的首选目的地,至2022年,约有11万至13万中国新移民定居泰国,包括商业、教育、养老和休闲等目的

泰国新加坡国际学校(SISB)受益最大,该校去年3月录取的中国学生,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超过一倍。收生人数大增使其股价在过去12个月暴涨了216%。

卢先生对大纪元表示,来泰国定居的上海人比较多,“这边有一个很著名的国际学校,我听说它一开学,那个新生招300个新生,有超过一多半是上海来的”。

“因为上海那三个月动态清零,把这些上海人算是搞得彻底绝望了吧,这部分人跑回来的比较多。”他说。

杨先生说,这三年共产党的铁拳的确真的打醒了很多人,他能接触到很多中国游客,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都说中国好,但三聊两聊就开始说真话了。

有位游客说,疫情以前谁敢说中国不好,他要跟人家急眼,现在他第一个跑,年过四十也跑出来了,而且带着老婆孩子都跑来泰国了,能不回去永远不回去了,“这样的人真的不少”,杨先生说。

杨先生表示,疫情那几年,强迫打针、强迫戴口罩,不打针不戴口罩连班都不能上,就撅在家里,门都不能出;但越不让他们出门,他们越会去了解世界,有一些就开始学会翻墙。

“大家开始反思,全世界也都疫情严重,怎么就没像中国这样呢?包括普通老百姓家发的菜都烂了,但那些当官的都是大堆大堆最好的蔬菜,老百姓花高价都还买不到好菜,这些情况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了。”

“中国人明白了,原来疫情之前呢,他们想的这个国家还是比较美好,还有希望,但是一经过这个疫情啊,那是真正地知道了中国(中共)是怎么回事。”

秦女士在泰国认识一位中国女士,俩人关系很好,“(她)刚出来的时候是粉红,红的不行,就说中国好,现在知道了,也不红了”。她看到了中共是咋对待这些老百姓的,更严重的是,她的大弟在国内没出来,打疫苗得脑癌了,四十多岁,有三个孩子,现在医院已经不收他了,回家等死。

“这疫情三年锤醒很多人,这三年中共的本质暴露无遗啊!”秦女士说。

很多中国人熬过了三年疫情没饿死、病毒死,现在却遭遇到比疫情更可怕的失业,有人说,都在说生逢大时代,但这不会在你看病时减免一分钱,也不会在你失业时补贴你一分钱。

正打算移民海外的闻先生对大纪元表示,现在中国别说民营企业,就连政府机关发工资都在那拖欠,绩效工资给扣掉了。

“像我妹妹一个女儿,她是一个小学老师,绩效工资都没了。我自己小女儿,原来就职的幼儿园现在也关门了。”

闻先生说,现在脑袋瓜比较灵活的,看到这个趋势都晓得跑,也没有什么顾忌了。比如说,原来买的房子200万,银行贷款150万,自己出了50万的首付,然后房子一下跌了50万,看跌到这个地步,还要继续还150万的贷款本金和利息,当然把房子丢了就跑了。

中共无力回天

很多中国人已经觉察到新一轮文革的气息,中国那艘大船已经掉头,时代变了,也许过了某个时间点,想走也走不了,做什么又都太迟了,这正是人们所担心的。

中国富人正大举迁移海外,根据财富研究公司新世界财富(New World Wealth)的数据,中国2022年流失百万富翁共10,800人,预计2023年还有13,500个中国富人移民。

中国富人正大举迁移海外。图为飞机穿越云层。示意图。(Pixabay)

杨先生说,他遇到一对温文尔雅、形象气质特别好的夫妻,俩人不停地想向他打听如何移居泰国,他们就直接说中国那个地方没法待了,孩子在中国就相当于废掉了。

“泰国很多国际班啊,到处都接收中国孩子,教中英泰三语,普通的一个小孩在泰国读几年出来,中英泰三语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对一些负责任的家长,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他们可以以陪读的形式过来。”

杨先生表示,大家三传五、五传十,多少是一条路子嘛,他们对中共政府有多么反感先不说,仅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共治下的中国没有希望,大家已经看明白了,中共那个烂摊子没什么希望了,别的地方去不了,泰国方方面面是比中国强吧。

杨先生说,中国游客都是被洗脑洗得厉害,如果只是表面接触,那些中老年人啊,只要提到中国,就说很好,但稍稍多说几句,就说真话了,现在干了一辈子了,退休一个月才三千,这样惨那样惨,泰国这样好那样好,就都出来了。

卢先生表示,现在大家能跑的都跑,能润的都润,当然不愿意待在中国了。

“中国的政治环境恶劣,没有人权,没有自由,没有尊严,在中国这种环境里生活的生命质量就很差。还有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的经济越来越走下坡路,很多人的工作、生意都举步维艰。”

“还有子女的教育问题,高物价、食品安全、空气污染的问题,让大家在中国生活非常不舒服,没有希望。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以后,自然就会了解在国外生活很愉快,而且会让人生充满希望吧!”

“所以说有能力的就选择润,没能力的就躺平。”他说。

闻先生表示,现在中共是这个状态,基本上就势不可挡,它的国运已经过去了,已经衰败了,现在的情况是越来越差。

“我觉得共产党现在已经无力回天了,方方面面都在垮,就看是三年还是五年。”杨先生说。

【大纪元2024年02月06日 记者宋唐、易如采访报导】

责任编辑:林妍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