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诅咒” 被裁中国科企员工吐心酸

中国正步入近数个世代以来最艰难的就业环境: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学历加速贬值,找工作难;已工作者才三十几岁就担心随时被炒。“35岁”现已成为就业的“诅咒”,特别是在科企领域。

当一位35岁的同事被解雇的那一刻,34岁的老白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在短视频应用程序“快手”的职位很难保住。

“我既震惊又焦虑。我意识到我们的情况非常相似,同样的事情很快就会发生在我身上。”老白告诉《金融时报》。

果然,就在距离他35岁生日仅几个月时,这位开发人员也被解雇了,成为“快手”重组的另一名受害者。五名直接了解重组计划的现任和前任员工告诉《金融时报》,“快手”正在淘汰年龄在35岁左右的初级员工。老白被告知,解雇他是公司整体裁员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拒绝置评。

根据职场社交网络“脉脉”2021年在其网路上发布的信息,脉脉数据研究院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可称得上是“年轻”公司,员工平均年龄从27岁到33岁不等,平均年龄在30岁和以下的公司占大多数,如京东、美团和小米等。阿里巴巴员工平均年龄31岁;腾讯员工平均29岁;百度员工平均30岁;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相对最低,均为27岁。“快手”公司的平均年龄为28岁。

在经济放缓和监管担忧的推动下,科技业不断涌现裁员浪潮。快手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自2021年在香港上市以来,其股价已下跌88%,该公司在2021年12月(当时有28,000名员工)至2023年6月期间,将其整体员工人数削减了16%。

“快手”公司在2021年12月至2023年6月,将其整体员工人数削减了16%。图为快手资料照。(STR/AFP via Getty Images)

“35岁的诅咒”是科技行业员工焦虑的主要根源。 招聘平台拉勾网去年的一项调查发现,87%的程序设计师“严重担心”35岁后被解雇或找不到新工作。

一旦失业,35岁以上的人就很难再找到工作。一位38岁的程式设计师最近从一家大型叫车集团被解雇,他表示,找到新工作很困难。 “就业市场非常糟糕,甚至比去年更糟糕,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的老工程师来说。”他说。

据路透社报导,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经济学教授朱天(Zhu Tian)表示,“我们正处于经济衰退之中。如果你和10个人交谈,其中7个人会说,‘我们这一年过得很糟糕。’”

“35岁诅咒”最初源自社交媒体,用来形容年老员工遭大型科企解雇的传闻,但现在这个现象已越来越普遍,许多网络寻人公告都明确规定,应聘者的年龄不得超过这个岁数。公司普遍认为年龄较大的员工由于要承担家庭责任,不太愿意忍受长时间的工作。

究其原因,中共政府的打压,促使科技行业在过去几个月里裁员数万人,而年龄相对大些的员工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2020年11月,中共开始展开遏制互联网巨头的运动,首先取消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在随后18个月里,中共政府持续打压从科技和金融到游戏、娱乐和教培等行业。

而私营企业却是最大的就业来源,为中国贡献了80%以上的就业机会。遭到监管打压的企业纷纷实施大规模裁员,不仅有大量员工下岗,也使中国年轻人更难找到工作。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雷鸟全球管理学院(Arizona State University’s Thunderbird School of Global Management)“中国倡议”(China Initiatives)执行主任道格‧格思里(Doug Guthrie)曾告诉CNN,中国科技行业的工作岗位流失是中共“自己造成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经济持续恶化的大环境下,各行各业的招聘年龄还在进一步“年轻化”。

近期,中国一家超市发布一则广告,招聘18至30岁收银员,在微博上引发了上亿次浏览和数万条评论。有网民说,30岁以上连超市都不要了。这则招聘广告意味着30+原地淘汰。

“虽然这一锤还没打到自己身上,但是看到这个还是感觉好难受,很多招聘也是35+勿扰,还让不让人活?”该网友说,“35岁招谁惹谁了,需要原地消失?这个社会病得不要太离谱。”

还有一位微博用户说,自己今年33岁,找工作已经找了三年了。

这些心酸帖子无不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个苦涩现实:就业难。

【大纪元2024年04月25日 记者张婷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林妍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