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中共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开记者会,就促房地产“止跌回稳”,提出货币化安置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以及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专家质疑其仍是临时表态。而今天大陆股市的反应则是应声大跌,特别是地产股集体大跌,港股亦反应不佳。
中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财政部部长助理宋其超、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刘国洪、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副行长陶玲、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参加。
在这次发布会上,官方重点提到号称“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的救市策略。但是前两者都是之前已推出的,包括再度强调给予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因城施策,调整或取消各类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限购、限售、限价、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降低首付比例,统一首套、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税费负担。
新增的内容,一是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据称,全中国仅35个大城市待改造规模就有170万套,其它城市也有改造需求。全国城市需要改造的危旧房还有50万套。这次对条件比较成熟的100万套采取货币化安置。
二是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据官方称,截至16日,在白名单上的房地产专案,已审批通过贷款达到2.23万亿元。预计到今年年底,白名单专案贷款审批通过金额将超过4万亿元。
中共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进入白名单项目,商业银行要做到应贷尽贷,进一步加大力度出项目、落实贷款投放进度,适度下放贷款审批权限。
整体经济若不能止跌回稳 房地产救市效果会大打折扣
台湾南华大学国际事务与企业学系专任副教授孙国祥对大纪元表示,中共官方称新增100万套货币化旧区改造,但目前未给出具体时间表,可能只是临时表态。至于“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加至4万亿”,今年已有2.3万亿正在执行,这次增加的1.7万亿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的500万亿规模相比,显得影响有限,感觉仍然是杯水车薪。所以这两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效果仍有待观察。
孙国祥表示,此次发布会目的是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但此前政府已经推出了多种措施,如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购房限制等,市场反应仍然有限。这次新增的信贷规模与棚改措施,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市场活跃度,但是否能有效扭转房地产颓势,还取决于市场需求的实际回升和长期信心的恢复。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从单纯的房地产市场看,现在的救市措施应该比之前的要好些。“先不说取不取消限购,第一是降低了房屋购买的税费,另外增加了货币化安置的方式,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就是增加一个白名单。”
黄大卫指出,之前措施只是把过去打压房地产的政策拿走,不算辅助,现在降税费和增加货币化补助,路线是正确的。信贷规模增加了4万亿,同时应贷进贷、能贷进贷,就是说贷款的门槛要降低,对于一些特别烂尾的项目可能未必会这样做,如果真正落实,对市场有广泛的支持力度,但仍有不确定因素。
“整个中国经济要是不能止跌回稳,购买力不足,(房地产)这些措施起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他说,具体还要看中国的国际贸易、国际关系,整个经济基本面,以及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国进民退’的问题有没有解决?税赋过高问题有没有解决?老百姓的社会保障过低问题有没有解决?这些东西要配合去考虑,缺少其中之一的话,都会对这些技术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沪指失守3200点 地产股大跌
这次官方五部门的记者会对动荡的中国股市的即时影响引人关注。
9月下旬到10月初,中国9.7万亿美元股市经历了快速暴涨暴跌周期。当中共宣布央行刺激措施后,推动沪深300指数在五天交易内上涨25%。但在“十一”长假后,股市从短暂的暴涨,很快转入暴跌,随后持续动荡,许多新股民损失惨重。这期间,中共发改委、中共财政部先后开了新闻发布会宣示救经济的决心,但未能阻止股市走低至9月底的水平。
10月17日中共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新闻发布会后,沪指从3200点以上震荡向下,收盘失守3200点,跌1.05%,深成指跌0.74%,创业板指跌0.32%。其中,地产股集体大跌,特发服务跌超10%,金地集团跌停。融创中国急挫27.27%报2.24元、世茂集团下跌20.93%报1.36元、佳兆业集团急跌22.22%报0.28元、万科企业跌17.04%报6.62元。
港股也反应不佳,恒生指数收盘下跌207点或1.02%,收报20079点。有市场分析指出,港股下跌或许反映出北京今天宣布的新措施未及市场预期。
【大纪元2024年10月18日 记者宁海钟、骆亚报导】
责任编辑: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