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国际机场空荡荡。一方面中国人消费降级;另一方面,尽管中共官方去年以来连续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范围,外国游客还是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中国航空业低迷,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已连续第五年亏损。
中国多地机场冷清得像空城 网民发视频感叹
曾经喧嚣热闹的中国机场,现在冷清得像个空城。许多亲身体验过的博主发视频表示很震惊。
4月27日,有博主拍下了上海虹桥机场的现场画面。曾经熙熙攘攘的航站楼,如今却一片冷清。
4月26日下午2点,也有网民拍摄上海浦东机场的场景,候机楼空荡荡,免税店几乎全部关门。
有网友留言说,上个月去(机场)的人很多啊,怎么现在没了?另一网友回复,这里是国际出发区域,没看到说免税店吗?国际(航线)没人不是很正常吗?现在搞得到处赢麻了。“脱钩成功!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另一位网友也拍视频说:“太可怕了,上海浦东这么大的机场,候机厅竟然空荡成这样,经济萧条得让人(感到)可怕!”
4月24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国际出发候机室里也是空无一人。
4月21日,一位博主拍视频说,现在的新疆地窝堡机场(天山国际机场)无比冷清,所有店铺都关门了。
4月11日,有博主拍视频说,北京首都机场出境免税店太冷清了,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尽管现在中国国际机场冷冷清清,中共官方却还在大肆建新机场。
4月11日,一位网民拍摄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场景,视频显示乘客稀少。他直言,在这种经济环境下,现在的周水子国际机场也没什么人,大连官方在约18公里的附近还在填海造岛建新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劳民伤财。
多国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
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国内全民消费降级已是大趋势。在美中关税大战的背景下,人们更是流行节衣缩食、保守开支,旅游和交通费用大减。而中国航空运输业除了在国内面临高铁竞争加剧,在国外也面临地缘政治纷争带来的冲击。
2024年以来,多国多家航空公司暂停或无限期取消与中国之间的航线,引发了一轮“停飞潮”。包括英国维珍航空、文莱王家航空、澳洲航空、波兰航空、北欧航空等等。
墨西哥航空公司在三年疫情后没有恢复中国航线;印度和中国的直航客运航班于四年前中断,至今也没有恢复。而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航班恢复有限,川普当选美国总统的2024年11月,美中之间的航班数量尚没有恢复到2019年的30%。今年美中开打关税战,更是直接冲击两国商务旅客客流。
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五年连亏
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最近公布的2024年业绩数据显示,连续第五年录得亏损。
中国国际航空2月27日发报告称,2024年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2.3亿元(人民币,下同),而2023年亏损10.4亿元,2022年亏损390亿元;中国南方航空报告称,2024年亏损17.7亿元,而2023年亏损41.4亿元;东方航空报告则称,2024年亏损42亿元,而2023年亏损81.7亿元。
虽然中国国内航空运力高于2019年,但由于疫情旅行限制直到2023年初才解除,中国恢复国际航班的速度一直慢于世界其它地区。全球航空业在2023年恢复盈利,但中国南方航空、国际航空和东方航空在疫情后仍难以恢复收支平衡。
总部位于中国的Flight Master和航空数据分析公司Cirium(睿思誉)的航班时刻表数据显示,中国国内经济压力和与其它国家的政治紧张局势也抑制了国际旅行,2025年3月份的中国国际运力仍比2019年同期低20%左右。
中国机票价格正从疫情时期的历史高点回落。作为机票价格的代表,南航年客运收益率下降12.7%,国航下降12.4%。近期“机票200元限价令”“高铁1折票”等新闻频登热搜。
今年“五一”假期前,各航司纷纷推出特价促销票,最高降幅80%左右。
Flight Master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12.1%至767元人民币(约合105美元),利润率受到挤压。ForwardKeys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国际机票价格比2023年下降32%,而整个亚洲的国际机票价格仅下降12%。
许多外国人为何不来中国?
2023年初解除疫情封控后,外国游客并没有迅速恢复来华,中共官方持续扩大单方面免签政策的范围。去年11月,中方宣布自2024年11月30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日本等9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还将38个免签国家的普通护照持有人来中国停留期限从15天延长至30天。
尽管如此,外国游客也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据中共官方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外国人出入境2694万人次,远低于2019年的9767.5万人次。
中国经济近两年持续变差,国际机场冷清现象早在美中大打关税战之前就出现了。今年3月17日,一位博主发视频表示,“中国最大的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冷清到啥地步了?这是晚上7点多,本应是机场客流高峰。国际航班少,外国人更是寥寥无几。以前通关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半小时搞定,简直没想到。到市区的地铁直到张江高科才上了几个人,直到陆家嘴都还有很多空位。难以置信。”

2025年中国第一季度的航线审批显示,传统热门的欧美市场基本没有增加,而俄罗斯、中东、东南亚、非洲、拉美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成了新增客运航线的集中区域。
外国人不来中国旅游的原因近年引发议论,诸如中国网络的防火墙使得很多国外的APP无法使用、Airbnb等方便廉价的住宿渠道在中国消失,以及外国人必须住在有接受外籍人员许可的酒店、警方要求的登记制度等等。此外,中国的治安环境也令外国人感到不安,去年中国连续发生多起攻击外国人的恶性事件。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外国旅客,特别是欧美、日韩旅客,近年对中国的安全疑虑、支付壁垒(如微信支付门槛)、资讯审查、法律不透明等问题更在意。未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人权、信息审查等议题上的评价可能持续。
(大纪元记者骆亚对本文有贡献)
【大纪元2025年04月29日 记者宁海钟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