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不婚不生”的中国年轻人越来越多。过去十年间,中国结婚率几乎一直在下降,去年更是暴跌近21%。
根据民政部统计,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约610万对,这是自1986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还不到2013年高峰的一半。今年第一季,这个下降趋势还在持续。
结婚率下降 单身率上升
人口统计学家何亚福(He Yafu)表示,2023年30岁年轻人中未婚的比例达到30%,相较于十年前,这个比例仅为15%。如今,企业瞄准“单身经济”,为单身人士量身定做家用电器与度假规划等各种产品。
根据上海Daxue咨询公司的数据,中国婚礼产业规模已从2019年的5,240亿美元高峰萎缩至不到4,000亿美元。蜜月旅行和婚礼前健身课程等相关费用,去年降至2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甚至低于疫情期间的水平。
据彭博社报导,在北京从事婚礼策划行业的高女士表示:“生意一落千丈。”她的婚礼公司去年大约只有100位客户,远低于2012年高峰时期近2,000位的数字。

龙年新生儿人数反弹
在出生率方面,2024年,中国新生儿人数为954万人,较前一年增加52万人,终止连七跌。但总人口数仍然连续第三年减少,这是因为死亡人数超过新生儿人数。
去年新生儿人数增加,部分原因是因为龙年生育率提高,但即便如此,这也是1949年中共建政以来新生儿人数第二少的一年。
何亚福分析:“许多年轻夫妻在新冠疫情三年期间没有生育,拖到2024年才生下龙宝宝,这是去年生育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但我估计2025年新生儿人数将恢复下跌趋势。”
彭博社报导,专家警告,未来几年人口下滑的趋势将加速。
为何选择单身?结婚生子成本高
尽管各地推出不少结婚生育补贴,但难以挽回低迷的结婚生育率。年轻人因为结婚成本高、青年失业率高、经济不景气等原因,普遍感到结婚生育很困难。
28岁的北京单身打工族小秦接受《自由亚洲》的采访时表示,结婚生育补贴只是小恩小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无法成家的问题。
小秦说:“不愿意结婚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生活成本太高了。在北京来说,在这边一万元(月薪,人民币)已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是如果是外地人的话,你想想一万元,多少年你也买不起一套房子。比如说结婚生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子每个月奶粉需要多少钱,都是很大的一笔钱啊。”
小秦进一步表示,生活在中国,就像在一个大监狱一样,他和身边的朋友都活得不开心,根本没有理由要生小孩,不想要下一代像自己一样活着受苦。

年轻人自称“最后一代”引发共鸣
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此前接受大纪元采访时分析,现在中国许多年轻人生活非常艰难,承受三座大山的重压:教育,买房,医疗。
冯崇义指出,经历过COVID-19疫情的封控,年轻人认为在中国大陆生活没有自由,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是犯罪行为,很多人有能力的也不生孩子,加剧了生育率下降的趋势。
在2022年5月上海封城期间,几名防疫人员威胁上海一对年轻夫妇,如果不去集中隔离要受到“治安处罚”并“影响三代”。这对年轻夫妇回应说:“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这句话很快引发众多中国民众的高度共鸣,显示许多中国人不再生育,不希望下一代继续成为极权统治之下的韭菜。
高压环境下 民众自比韭菜、人矿
普通的中国人,常常自称“韭菜”,即使适应环境、努力生长,但长大之后仍然只有被收割的命运。可悲的是,韭菜易生长,割了还长,一茬接一茬,下一代仍然逃不过这个恶性循环。
另一个流行语是“人矿”,在2023年前后流行,顾名思义,是作为“矿”而存在的人。矿是消耗品,不可再生,把人当矿,意味着一切都可被掠夺利用,是“生下来就被当作消耗品使用的人”。
2024年上映的纪录片《国有器官》揭露了中共活摘器官的罪行,资料显示,中国存在着庞大的活人器官供体库。最早,活摘器官残害的对象是法轮功学员,现在已经延伸到了中国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学生,甚至是婴儿身上。
生活在这种充满各种压力的环境中,中国年轻人放弃结婚生子,可说是一种无形的抵抗。
【大纪元2025年05月16日 记者纪语安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