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廉政公署近日宣布侦破长实集团旗下观塘安达臣道住宅项目建筑地盘的贪污造假案,10人被捕。有分析表示,此案可能并非孤立的刑事案件,而是中共为阻止李嘉诚家族企业出售巴拿马港口资产所采取的施压策略,旨在拖延港口交易,从而影响美中贸易谈判格局。
香港当局“反腐”调查长实集团 10人被捕
香港特首直接管辖的廉政公署于5月21日宣布,针对观塘安达臣道住宅项目的“战鼓”行动成功拘捕10名涉案人员,包括总承建商员工、涉案分判商(大陆称为“分包商”)及工程顾问公司的驻地盘监督人员。
据廉政公署通报,分判商为降低成本,擅自偏离屋宇署批准的建筑图纸,减少钢筋数量、调整间距,并通过贿赂监督人员规避监管。屋宇署检查发现,涉案的六座楼宇的钢筋配置存在“间距过宽、数量不足、尺寸不符、缺失钢筋及位置偏移”等问题,但缺失钢筋比例低于10%,未对整体结构安全构成威胁。
通报还披露,涉案分判商为收买监督人员,多次提供数千至数万元不等的贿款、月饼券,以及高档餐厅宴请和涉及数万元的夜总会消遣等“甜头”。
香港屋宇署总结构工程师高美仪表示,尽管钢筋缺失比例较低,未危及整体结构安全,但已要求承建商提交补救方案,包括加固措施和重新配置钢筋。
曾批判“反送中”运动的香港立法会议员卢伟国认为,尽管存在分包制度,总承建商仍需承担主要责任。他在港媒公开批评此案损害建筑行业声誉。
李嘉诚家族企业长实集团对此回应道,高度关注此案,支持廉署执法行动,并正与相关部门协商后续处理方案。该涉案项目为长实集团2020年以49.5亿港元投得的观塘安达臣道首置盘,包含六座大厦,提供近3000个住宅单位。
分析:政治意图下的“非政治化”操作
对于长实此次被调查及相关人员被捕事件,时事评论员李林一告诉大纪元,此次长实集团被查可能并非单纯的建筑贪腐案件,而是中共针对李嘉诚及其家族企业施加的惯用威胁手法。
李林一表示,在美中贸易谈判的关键节点,针对长实集团的调查行动“恰逢其时”。他说,“在特定时间,出现针对特定企业的案件,无论案件本身情节如何,都必然会对企业造成巨大压力。”
他进一步分析中共此举的策略目标,认为中共试图通过拖延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增加其在美中贸易谈判中的筹码。
李嘉诚卖巴拿马港口 牵动地缘政治博弈
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廉政公署此次行动之前,李嘉诚家族的另一旗舰公司——长江和记实业(长和)正面临一起备受瞩目的政治争议——巴拿马港口出售案。
今年3月,长和宣布,计划将其在全球43座港口业务出售给由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投资团队,其中包括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
这两座港口在全球海运贸易中占据约3%的份额,自1998年起由长和获得特许经营权,并于2021年续签了25年合约。长和与美国贝莱德集团就巴拿马港口的交易得到了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的支持,但却引发了中共当局的强烈不满。
亲共港媒连续发文批判李嘉诚的“卖国”行为,随后中共市场监管总局对长和启动反垄断调查,导致该交易被迫暂缓。
香港企业面临双重压力与潜在风险
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长实集团不仅需应对香港廉政公署的调查和建筑质量问题的整改,还需面对港口出售交易引发的政治压力。舆论普遍关注此案对香港营商环境及长实集团未来发展的影响。
李林一认为,中共的拖延策略存在潜在风险:“川普政府一旦耐心耗尽,中共此举可能会适得其反。”这种通过间接手段施压的做法,不仅可能影响具体的商业交易,更可能对香港整体的营商环境产生长期而深远的负面冲击。
【大纪元2025年05月24日 记者李净报导】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