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年画特展迎新年 蕴含传统文化内涵


秦琼、尉迟恭二人之画像贴在门口,以平息鬼祟,(摄影:钟元/大纪元)

《古韵新风-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特展》,由国立历史博物馆展出河南博物院及开封市博物馆所典藏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精品52件。馆长张誉腾表示,朱仙镇是南宋岳飞大败金人的地方,也是中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朱仙镇的年画由于艺术风格非常独特,所以在年画产地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步下鞭 河南朱仙镇《开封市博物馆藏》。(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步下鞭 河南朱仙镇《开封市博物馆藏》。(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秦琼、尉迟恭成民间代表性门神图像

策展人江桂珍为读者介绍, 《西游记》中叙述唐太宗因秦琼、尉迟恭镇守宫门而驱逐龙王亡魂入梦侵扰,遂命画工绘制秦琼、尉迟恭二人之画像贴在宫门口,以平息鬼祟,使得秦琼与尉迟恭成为民间用以驱妖除魔的代表性门神图像。


在传统中国建筑从大门一进来,房子会有一扇影壁(又名照壁、萧墙),是为了阻挡外面有些坏的东西直接进到家里面,通常都会贴钟馗,因为他具有除妖逐魔的功能。(摄影:钟元/大纪元)

她说,展场进特别设了一扇影壁(又名照壁、萧墙),在传统中国的建筑从大门一进来房子会有一扇壁,是为了阻挡外面有些坏的东西直接进到家里面,通常都会贴钟馗,因为他具有除妖逐魔的功能。


大鞭锏 苏州桃花坞 引自 《中国门神画》。(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大鞭锏 苏州桃花坞 引自 《中国门神画》。(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神荼 郁垒 天津杨柳青 《国立历史博物馆藏》。(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神荼 郁垒 天津杨柳青 《国立历史博物馆藏》。(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大锤将 山东潍县 引自 《中国门神画》。(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大锤将 山东潍县 引自 《中国门神画》。(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中国四大年画产地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享有中国民间艺术与古代印刷术“活化石”的美称,是中原地区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源头,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与 江苏桃花坞并称为中国四大年画产地。江桂珍说,朱仙镇的年画看起来比较粗犷,杨柳青的则比较细腻。


三娘教子之一《河南博物院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三娘教子之二《河南博物院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五子登科 《开封市博物馆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门画类

展出的年画作品中,以“门画类”年画最具代表性,江桂珍说,如秦琼、尉迟恭为主的武门神画贴在外门,各类象征吉祥如意的文门神画,如《福录寿》、《五子登科》是象征吉利如意的贴在内门。

《五子登科》取材五代十国时期,范阳人窦禹钧教子甚严,五个儿子相继登科的故事,也就是一般人耳熟能详的 《三字经》中所传颂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和合二仙》很适合贴在夫妻的房门上面,象征夫妻相爱、全家非常的相顺大吉、幸福美满;《麒麟 送子》是新婚夫妇贴在房门上,希望能够早生贵子。


上官下财 《河南博物院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灶王。(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牛王、马王。(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神玛类

“神祃类”主题包括了灶神画、马王、牛王、家堂画、天神画与钟馗等,家喻户晓的民间神祇。江桂珍说,《上官下财》的年画,上部为关羽,下部为增福财神,取其 “官”之谐音与画面中的位置,而读为“上官下财”,寓意可以带来官运和财运。古代人家在灶头上,大都会贴一张灶神画,因为灶是我们煮东西粮食的来源,希望家里一年都有丰收的东西可以吃。


赵云救主。(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戏金蟾 《河南博物院藏》。(国立历史博物馆)

九龙山。(摄影:钟元翻摄/大纪元)

戏出类

“戏出类取材于戏曲故事或历史传说,是民间的演义小说、传奇之类。”江桂珍表示,如描绘赵云闯入重围,救出阿斗的《赵云救主》,以及取材自戏曲的《刘海戏金蟾》,画中刘海演变为稚童形象,穿彩衣,执钱串,翩翩起舞,金蟾则正欲跳跃,富有动感,整幅作品寓意富贵永远,健康向上之意。

《古韵新风-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特展》即日起展至3月17日止,于新年期间为民众提供一精彩的应景艺文活动的好去处。主办单位希望藉由年画作品的艺术性展出与文化性诠释,让观展民众在欣赏年画艺术美感的同时,也能体会其常民文化内蕴的信仰与风俗。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

责任编辑:李晓清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