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年拉开序幕 华人过小年

作为庆祝和准备黄历新年开始的日子,“小年”最为出名的习俗当然是送灶神“上天言好事”,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而为了除旧迎新,中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

过小年送灶绝不能有剩饭
尽管送灶是小年最出名也最重要的习俗,但随着传统的土灶台和大风箱已经难觅踪迹,这一传统习俗也难免渐行渐远。不过在强调“民以食为天”的中华传统中,灶王爷显然应该最详细记录一个家庭最细节点点滴滴的神灵,因此灶王爷的上天“述职”也显得尤为重要。

腊月二十三日,是灶王爷上天报告人间功过,定人祸福的日子。例如,家庭是否和睦?对老人是否孝敬?是否节约粮食等等,都要上天如实汇报,所以从古至今都有“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传说,所以尽管灶王爷平时受到忽视,但每年的送灶仪式必须热烈浓重。

例如家里绝对不能有剩饭,免得给灶王爷留下不好的印象,在送灶之前先是在灶王爷画像前供上吃的喝的,又点上蜡烛,给灶王爷照亮上天的道路,最后烧上三支高香,家里老人要千叮咛万嘱咐要灶王爷上天之后尽可能把好话说尽,困难说足,盼望他述职回来时给家庭带来平安幸福。

传统的民间祭灶仪式很朴实,但也格外庄重。例如在关中地区,首先要在灶屋锅台附近的墙壁上,为灶王爷开凿一个矩形的土洞即“房间”,用来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然后,给神像的两侧贴上一副崭新的对联。然后开始为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房间”扫尘。

随后,将红烛、灶饼、水果等祭品恭敬地摆在灶王爷前,完成敬香、磕头、挂帘子等程序。然后享受了人们礼敬的灶王爷就该上天去述职啦,当然在7天之后的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那时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

饮水思源祭祖敬老代代传

在完成了敬神,即送走“灶神”后,就是祭祖,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让那些和我们血脉相通的家人分享一年结束时的快乐日子,这也象征着中华民族饮水思源的精神。

在中华传统文化保留比较好的台湾,今年共有82所大学院校及2所高中举办过年祭祖联欢活动,而日前台湾大学举办的活动现场有700余位侨胞、外籍、陆生共同感受台湾传统年节气氛。台大校长杨泮池表示,中华民族以孝道代代相传,祭祀祖先是慎终追远的表现,希望透过祭祖活动,带领海外青年学子缅怀先人,发扬传统文化。

同时,本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台湾慈善团体23日在全台15处举办“第24届寒士吃饱爱心尾牙宴”,宴请寒士、街友暨独居长辈、清寒单亲妈妈提前过好年。

辞旧迎新小年“扫尘”习俗

完成了敬神和祭祖两项大事后,为了除旧迎新,中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过年前把房子打扫干净,这是中国人历来的习惯。扫尘是传统上腊月年节将近时,打扫室内外尘埃的习俗。亦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

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尘,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年。墙角床下及屋柱屋梁等处一年的积尘,均须于此日以扫帚清除干净;箱柜上的金属把手等,也应擦拭一新。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过年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年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大纪元记者王和、钟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