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油条哥”的火爆场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十六个字紧紧围绕在小店招牌的周围。他自备“验油杓”,卖“良心油条”,自称“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的独特经营理念赢得了众多市民的信任和多方关注。有居民认为可能是“噱头、炒作”,还实地考察一下,看看他到底是保定的骄傲、还是欺世盗名的“社会油条”。

老顾客买不到油条

“都三天了,这叫什么事儿啊!”长长的队伍前面忽然传来的吵吵嚷嚷,一个中年男子气哼哼的走出队伍,窗户里一个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把头伸出来向他直着劲儿的道着歉。原来,这是一位老顾客,因为没买到油条不高兴了。

一看油条没有了,很多人露出失望的表情。队伍里相当一部份人是慕名而来,城东、城南、城北的,甚至还有郊县和外地出差至此,看到新闻后想一饱口福的。好在油条没有了,还有馅饼,煎饼,据说质量也都不错,所以大家并没有走,仍然继续着对“安全食品”的耐心等待。

看起来刘洪安的主要工作就是炸油条,油条卖完了,他也有了空闲,自己从大锅里盛了一碗粥,端着向刚才那位吵闹的老顾客走去。说来也逗,那位老顾客虽然生气,却并没有离开,而是要了一碗粥,就在那里干喝,也不去周围百米其它的好几家早点摊。

有一位拿麦克风的美女记者,把话筒伸了过来:“你们经常来这里吃早点吗?对这里的服务还满意吗?”这位老顾客的气显然还没消,冲口便来了句:“不满意!”但立即就后悔了,紧接着补充道:“我都在他这里吃了两年早点了,吃的也好,服务也好。可是最近让你们一报导,每天一大早山南海北的都来了,很多老顾客都吃不上油条了。我们能满意吗?”

这已经不是第一位老顾客表示不满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洪安现在每天都比平时多活出了一些面,多炸了一些油条,可是仍然供不应求。真是没有想到,只是坚持了一个生意人原本应该坚持的经营底线,却受到这么多的关注,得到了这么多的赞誉,这让刘洪安很自豪,同时也很心酸。这让他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人们对于安全食品的渴望。刘洪安这几天正和家人商量,一方面尽量多炸一些油条,一方面考虑如何推广“安全食品”模式,从经营规模上扩大再生产,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饭。

刘洪安的“良心油条”

据刘洪安讲,现在每天倒掉三斤左右,15块钱。每月损失四五百块钱。早晨的油也不是全倒掉,用炸完油条的表层油炸花椒油、拌凉菜,底层油全倒掉(医生说上面一层油可以用)。别人卖4块,4块5一斤,我卖5块一斤。成本提高了一点点,但买的人多啊。多的时候都有三四十人排队。盈利比那会儿(没倒油之前)多近四分之一。

“油条哥”刘洪安在网上迅速引发围观,网友对刘洪安的做法大加赞赏,昵称其为“良心油条哥”。但刘洪安并不敢接受这个说法,我没那么高尚,也没那么好。其实这也没有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就看他愿不愿意做。我也是从今年过年后开始(倒油)的。我觉得大家吃的放心,不会在乎贵这一点点。最主要的是人不能昧着良心,图眼前小利。

刘洪安1980年生人,从保定市财贸学校大专毕业后,辗转换过很多工作,后来便自谋职业卖起了早点。他通过媒体了解到,食用油反覆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于是在2012年初,他便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一换。

当有市民对不使用复炸油的承诺产生质疑时,刘洪安便会把他们请到“验油杓”前,耐心的告诉他们鉴别油质的方法。当顾客亲眼看到用清亮、不发粘的油炸出油条后,心自然也就放下来了。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