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教育:不作“背著书本的驴子”

网上曾经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15岁的男孩去农村玩,见一个老农民把马栓在一棵又细又矮的木桩上。男孩着急地说:“爷爷,不行!马会跑掉的。”老农呵呵一笑,说放心吧,不会的。男孩说:“这么小的木桩怎么能拴住这么高大的马?”老农对男孩说:“这匹马还是小马驹的时候就栓在这棵小木桩上了。刚开始的时候,它总是不肯老老实实地呆着,刨蹄子,打喷鼻,不断地撒野,企图把小木桩拔起来。可是,那时候,这马的力气小,折腾了一阵子还是在原地打转,不久它就不再折腾了。后来,它长大了,不仅个子高了,力气也大了,可是它已经不想再去拔这小木桩了。”

老农民继续说:“有一回,我给马添料,故意把一些草料放在它的头够不着的地方。我就是想试一试,看马是不是会把脖子伸过去吃草料。只要它一伸脖子,这小木桩就会被拔起来了。可是,它吃完了够得着的草料,眼看着旁边的草,它只打了两个鼻喷就耷拉着脑袋了。”

是什么拴住了这匹马呢?是小小的木桩吗?不!是这小木桩所形成的心理枷锁牢牢地拴住了它。

一位大学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青少年个性发展的方面,提出两种心理倾向:自我抑制和主动探索。自我抑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话、按老师、父母的要求去做;主动探索是以内在兴趣为核心的,以探究精神、好奇心为主,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犹太人家庭中,孩子从学校回来后,家长问的不是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一成不变地问:“你今天在学校问了什么?”他们认为,问是一切的开端,问是学习的精髓,知识始于问,也终于问。

犹太人不只限于对知识层面的把握,而是重视孩子的能力建设,尤其重视才能结构的建设,他们喜欢思考宏观的、深层次的的内容。他们把仅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他们认为,一般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而没有任何的创新。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而思考是由怀疑和问题所组成的。学习便是经常怀疑,随时发问,怀疑是智慧的大门,知道得越多,就越会发生怀疑,而问题也就随之增加,所以发问使人进步。犹太人家庭由此特别注重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们可以同成人谈话和讨论问题,偶尔成人还会同孩子们缠个没完,意在引导他们投入到学习与研究上去。

在学校,教师通过手工制作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学校完全不鼓励竞争,而注重培养和发现学生的兴趣,认为无论是学习外语、烹饪一道美食或者制作手工艺品,都有助于使人成功。

一位犹太混血的华人母亲,在刚回到以色列时,因为经济拮据,只好以售卖自己制作的中国春卷来养活三个孩子。而懂事的孩子为了帮助母亲,在学校各显神通。

“…… 第一天下午回来以后,我得知3个孩子卖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老三比较老实,按照老价钱,50雅戈洛一个零售,赚到了400雅戈洛;老二则使用了批发手段,40雅戈洛一个直接将春卷全部卖给了学校餐厅,尽管只有200雅戈洛的利润,但他告诉我餐厅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去;老大的方式比较出人意料,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座,由他主讲中国国内的见闻,讲座的噱头就在于可以免费品尝美味的中国春卷,但是需要买入场券,每人10雅戈洛,每个春卷都被他精心分割成了10份,他接待了200个听众,入场券收入2,000雅戈洛,在上缴学校500雅戈洛的场地费用后,利润1,500雅戈洛。”

家长们往往容易忽略了自己孩子的真正才能。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东西,也称为个性。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生命的独特性。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他有不同于别人的才能。家长要观察、引导、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特殊技艺,而不要因为追逐分数,从而“杀死”了孩子的创造力。就像那匹马,被驯服的什么都不敢去想、去尝试。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晓清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