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孩子不良行为来自父母遗传

孩子不良行为来自父母遗传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导,俄勒冈州立大学Cascades校区研究人员对233个家庭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一些孩子在学前环境中茁壮成长,另一些儿童却在学前环境中表现出自我控制能力差和易发怒的现象,这因为遗传基因造成的,他们遗传了家长的性格,具有产生行为问题的遗传倾向。

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香农利普斯科姆表示,假如这样的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我们就可以不再那么担心所有孩子都有可能在幼托机构产生行为问题了。不过,在不同的环境,比如在家里或更小的群体中,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孩子也许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遗传基因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教育环境还是会对孩子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父母的行为、家庭的环境可以抑制孩子不好的行为,从而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身教重于言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从出生到入学前这段时期与父母最为亲密,脑力发展也最迅速,模仿能力强、可塑性高,因此,孩子的生活习惯、言行举止、价值观念、处事态度等等,莫不与父母息息相关。

著名萨提亚家庭治疗创始人Virginia Satir女士认为:孩子的问题,来自于父母!在很大程度上,人是家庭塑造出来的,家庭的健康才能带来孩子的健康成长。

据爱乐国际早教网报导,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斌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养成健康习惯至为重要。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打麻将、睡懒觉,孩子会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渐渐会不自觉地模仿。在孩子还没形成很强的自制力之前,这些坏习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份。即使孩子成年后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但这些坏习惯已经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了顽固的反射,很难完全纠正。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孩子的言谈举止反映的正是家长的形象。

走路、说话、吃饭不论任何行为,人类多半藉由模仿学来。父母对人、对事物的反应、夫妻间的互动、对子女关爱的方式、信任和助人的意愿,一举一动都必然传达出某些价值观。孩子从小便从这一切学到什么是“好的”、“对的”、“坏的”、“错的”,在这个价值基础上长大。极少有家长清楚他们的言行举止对下一代造成的影响,即使是未加思索做出的事或无心的话,都远比警告、威胁和处罚深远得多。事实上,子女的价值观主要来自父母的身教,而非谆谆善诱或压力胁迫。

据自由时报曾报导,一位德国儿童教育学家直接把每一位孩童形容是“独一无二的影印机”。他这么解释:“孩子们往往一遍又一遍的将父母、亲友的言教、身教记在脑海里,未来,也就影印出对方的行为举止来”。

确实,针对许多犯罪者所作的研究报告中,显示出他们之所以有暴力行为,源自于孩童时期被错误对待。因此,孩子们只是“影印”出身边大人的一举一动。

据报导,台湾的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所教授洪兰有一回搭学生便车,该学生的妻子抱着两岁孩子坐在后面,忽然前方有车冲出来,学生急踩煞车,“后座孩子忽然大骂台语三字经,学生爸爸则是满脸通红。”当时她马上了解,“学生平常开车遇状况都骂脏话,但因我在旁边,他不敢骂出口。”

“孩子不知我是老师,他可能觉得奇怪爸爸怎么没照平常模式,所以就帮他大声说出来!”洪兰指出,这就是“内隐学习”,也是“耳濡目染”,家长绝对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父母身教非常重要。

《孩子》杂志提醒家长,在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曾经叫爱人装一些隔壁工地的沙子回家种花?孩子不交作业却骗老师说自己不舒服,是不是因为你不止一次在电话中跟你的主管说你头有点疼?孩子偷懒不愿意做家务,你的先生是不是回到家里就翘起二郎腿看报纸?

孩子是一面活的镜子,天天摆在面前供我们反照、省思。如果孩子做事没耐心、不负责;遇到挫折就乱发脾气、怨天尤人,这些都是我们大人的不良示范所造成的,应该设法修正处事态度,尽量掌控自己的情绪。如此,不仅能使父母伴随孩子成长,更能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林琮文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