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肆虐 德国人更加重视救灾局建议

德国救灾局以前并没有太多存在感,那些按照其建议储备物资的人甚至还会被嘲笑。不过,在大瘟疫时代一切都不同了,人们更加关注这个总部位于波恩的机构,也更加重视救灾局给出的防灾建议。

救灾局:准备十天物资 应对停电情况

事实上,为了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比如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德国做了两方面准备:一方面国家层面上负责储备救济物资;另一方面也动员居民做好救济储备。

从1960年代开始,德国就一直在国家层面上进行救济储备。据悉,德国共在150个秘密地点储藏了80万吨粮食,紧急情况发生时,每个居民可获得十公斤的储备粮。

另外,自2016年开始,德国救灾局就定期更新个人应急手册,上面列出了人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准备,以及需要储备哪些物资以备不时之需。不过,根据之前的问卷调查,真正重视这些建议民众并不多。但是自从去年中共病毒(武汉肺炎)席卷全球以来,更多人开始认真对待救灾局给出的建议。

根据救灾局建议的最新版本,人们应该从七个方面进行预防危机的准备,包括储存食物和饮料、储存用水、储存药物、应对停电等。

救灾局提出,重要的是”你必须能够在完全不购物的情况下生存十天。”对于一名成年人而言,应该准备20升水、3.5公斤粮食、4公斤蔬菜等。另外,蜡烛、火柴、电池、手电筒、收音机、垃圾袋和卫生纸等也在清单上。

联邦救灾局新任局长舒斯特(Armin Schuster)表示,“我相信,这场大瘟疫增强了人们对民防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去年春季瘟疫流行之初,德国超市里的卫生纸和消毒剂一度脱销,很多商店不得不祭出限量购买的措施。所以救灾局也建议人们不要集中大量地购买物资,可以列出清单,有计划、分阶段购买,以免再出现抢购潮。

救灾局今后应承担“更重要的协调角色”

在德国,联邦政府通常只负责保护民众免受与战争有关的危险。而和平时期的重大灾害和灾难的防护工作则由各州负责。一些政治家现在质疑,这一原则是否还适用。联邦审计法院早在2013年就指出:“联邦政府在民防方面的责任和各州在防灾方面的责任是分开的,因此很难有效地保护民众。”

德国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也饱受诟病。例如,柏林市长穆勒(Michael Müller)就抱怨,向接种中心运送疫苗时缺乏可靠性。

由于前任救灾局局长在很多方面未能做好,联邦内政部长希霍夫(Horst Seehofer)去年秋天委托舒斯特接任局长一职,并希望他能让救灾局承担起 “更重要的协调角色”。

舒斯特表示,这需要 “与联邦各州、救援组织、联邦国防军等达成合作共识”。他认为,只有当这种合作运行良好时,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他还提出,救灾局的议程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极端条件下保持饮用水供应、电网和医院的运作。他说,这其中就涉及到饮用水应急水井和饮用水应急发电机的推广。

【大纪元2021年01月15日 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