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汉堡大轰炸 1000度烈焰烧焦汉堡

1943年7月24日至8月3日,当时建城750年的德国第二大城汉堡,遭受了盟军无情的地毯式轰炸。轰炸把汉堡变成一个巨大的火球,烈焰高达800至1000度,3万5千人丧生,12万5千人受伤,超过75万人无家可归……哥特式圣尼古拉(St. Nikolai)教堂也在那次空袭中成为废墟,并被作为纪念性的古迹建筑保留至今。

毁灭性大轰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空军对英国首都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使伦敦市区遭受严重破坏。但“不列颠空战”中,德军反而逐渐丧失空战优势,英美即开始着手准备对德国本土城市进行所谓“报复性”轰炸。汉堡因为距离英国较近,又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经济地位而成为盟军实行轰炸的主要目标,为了保卫汉堡,德军也在此设下第三帝国首屈一指的空防重兵。在1943年7月之前,盟军虽然已经对汉堡施行了137次空袭行动,但收效甚微。

在一次次检讨空袭战术策略与设备不断改良之下,盟军决定在汉堡狠狠打击德国人的士气,制定了一个毁灭性的空袭计划。这个从1943年7月24日凌晨展开,命名为“蛾摩拉战役”(Operation Gomorrha)的军事行动,开始对市中心的阿斯特湖(Alster)西侧多个住宅区进行猛烈轰炸。

这一天英军通过雷达干扰战术,成功瘫痪了德军的空防,接着791架飞机腾空而起,开始了轰炸行动。英军采用二阶段轰炸方案,第一波先将建筑物的屋顶掀开;第二波再用“弹海战术”,投下各式各样的燃烧弹,使火海蔓延到整个区域。这一夜的轰炸结果,目标区内建筑几乎全毁,只有被英军作为参考坐标的汉堡地标圣米迦勒教堂(Sankt Michaelis)奇迹似的未受损伤,像一座“钉子户”般的矗立在瓦砾堆和断垣残壁中。

龙卷风般的火焰风暴

7月25和26日白天,驻在英国的美国第8航空队也加入了空袭的行列。相较于英军针对平民住宅的大规模行动,美军只针对港口、军工厂、储油槽和发电厂等战略目标进行空袭。主要目标之一的军工大厂“布洛姆-福斯”(Blohm & Voss)受轰炸影响短暂停工。有两万员工“布洛姆-福斯”是第三帝国最先进的军工厂,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厂之一,著名的俾斯麦级战舰和U级潜舰都是在这里制造的。一直到二次大战结束,“布洛姆-福斯”总共生产了238艘潜舰,对大西洋盟军造成巨大威胁。

英国空军为了重创“布洛姆-福斯”,在7月28日临晨一点,出动739架飞机,对阿斯特湖东部偏南的街区进行轰炸,港口区工人住宅区Hammerbrook更是空袭重点。整个空袭区在这一晚因为火灾造成空气加速对流,形成巨大的烟囱效应,以Hammerbrook为中心点出现像龙卷风似的火焰风暴,如同人间地狱。在地下室躲避空袭的市民最后几乎都被烧成黑炭,原本2万7千居民的Hammerbrook只剩不到100人存活。当晚死亡总人数超过3万。

7月30日凌晨英军再次出动726架飞机,彻底摧毁同样是工人阶级密集居住的Barmbek街区。因为多数居民已事前撤离,造成约1千人死亡。

整个二战期间,盟军空袭汉堡共2百余次,造成5万5千人丧生,投下了4万5千吨炸弹,估计现今汉堡境内还有几千个未爆弹。圣尼古拉教堂9月1日起将展出大型空袭照片展。

大纪元记者黄行义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贾南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