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德国第一份日报庆祝65岁生日

汉堡人心目中,立场中间偏保守的《汉堡晚报》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报纸。2005年以后,若外地人来汉堡,或许也会对高悬在火车站附近的《汉堡晚报》巨型广告气球产生深刻印象。许多人会问,《汉堡晚报》的形式和内容完全是日报形式,为什么当初取名为“晚报”呢?

《汉堡晚报》清晨出刊

汉堡在二次世界大战受战火严重摧残,战后初期只有一部印报纸的印刷机,1948年时这部机器承担了四份日报和一份周报的印刷任务,其中还包括了现今还在发行的《世界报》(Die Welt)和《时代》周报(Die Zeit)。《汉堡晚报》最初被排定印刷时间为周一至周六中午12点半,因此派送到读者手中已经是下午了,基于这个原因才取名为《汉堡晚报》。

1951年之后,报社购置了自己的印刷机,新机器一小时能印制8万8千报纸,印刷时程因而往后推移,转变为清晨出刊,但名称仍维持“晚报”。有趣的是,另一份日报《汉堡晨邮报》(Hamburger Morgenpost)虽取名“晨报”,却每天晚上就在酒吧贩售。

施普林格立志办最好的报纸

汉堡在战后一开始受英国管辖,直到1947年底报纸的发行许可都由英国人掌控。1948年7月,战后汉堡首任民选市长Max Brauer针对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的申请,为《汉堡晚报》发出了字号第一的报纸发行许可证。

事实上《汉堡晚报》这个名字不是首创,在1948年之前汉堡已曾经有过4份以“晚报”作为名字的报纸,其中包括在1820年5月2日发行的同名报刊《汉堡晚报》,但这第一份《汉堡晚报》没有维持几年就停刊了。

巧合的是,1912年5月2日诞生的施普林格先生,在日后又创办了史上第二份《汉堡晚报》。当时他发下雄愿,对编辑团队提出下列要求:“把它办成德国最好的地方报纸,如果这还不够,就让它成为世界最好的地方报纸。”在现今Alster 61号昔日《汉堡晚报》办公大楼里,这段话被刻在一片大铜版上提醒着后人。

施普林格在外界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创立了《汉堡晚报》,创立报纸是他儿时以来的心愿,在那个报纸党派分明、属于纯男性刊物的年代,他最初就大胆为报纸定调为“独立、无党无派”,并引用出身汉堡的德国作家高尔希·福克(Gorch Fock)的诗句“心怀家乡放眼世界”作为创报的宗旨,成功吸引许多女性成为读者。发行6个月之后,每天的发行量就从原先的6万份增为17万份。

报业危机《汉堡晚报》换东家

《汉堡晚报》在过去10年,和许多全球主流报纸一样,面临读者减少、广告量下滑因而发行量锐减的困境。2012年底为精简人事,《汉堡晚报》的编辑部和同属施普林格出版公司旗下的两家报纸《世界报》和《柏林晨邮报》的编辑部合并,并移往柏林办公,汉堡只留下编辑地方新闻的员工。

今年7月,施普林格出版公司宣布以9.2亿欧出售旗下多份报纸和杂志给总部位于德国西部埃森的冯克媒体集团(Funke Mediengruppe),其中也包括《汉堡晚报》。此事在汉堡引起社会各界的反响,普遍担心《汉堡晚报》会逐渐失去其办报精神。

大纪元记者余平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贾南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