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面包进入中国 主打原味牌

德国面包名声远扬,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其身影。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德国背包客在加拿大多伦多或者马来西亚吉隆坡开一家德国面包店,那么他不久就可以驾着私人飞机回国了。当然这有些夸张,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德国早就出现了一个面包师海外淘金热了,但是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德国面包在国外受欢迎的程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味道纯正的德国面包房,不过,德国面包在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原汁原味的德国面包店

一家名为Abendbrot(晚餐面包)的店是最早进入上海市场的德国面包房之一,2006年开张,使用德国进口的面粉和配料。店里的早餐单上写着:2 个小麦面包或1 个可颂,1个大扭结饼等等。可颂就是Croissant,大扭结饼就是赫赫有名的巴伐利亚Brezel,都是德国人餐桌上常见的面包种类。

琳德面包房(Bäckerei Lind)几乎是和Abendbrot在同一时间登陆上海的。这家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面包企业来自黑森州一个人口不到3千的小城Romrod,100多年来四代人一直在当地发展,黑森州以外连分店都没有,那么他们又是如何来到遥远东方创业的呢?这要归功于第四代Matthias Lind的中国媳妇Lexandra Chen (陈梦凝),让上海多了一家飘着德国烘烤香味的面包房。

18岁的德国学徒Alina曾经去上海Lind面包店实习过两个星期,德国烘烤协会特地为她在网页上建立了一个博客,专门记录她在中国的经历,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北京的德国面包房出现得更早,1998年“德国面包师”店就开张了,面包师来自德国汉堡附近,其家族面包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4年。先是退休的老面包师夫妇喜欢上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后来把儿子也带来,一家人在北京开起了面包房。

不仅北京上海这类国际大都市可以品尝到刚刚烤出来的德国面包,就连二线城市的住宅区也被德国面包房占领。德国小伙子亚历山大·摩根将面包房开到了沈阳和平区文安路住宅区内,不过和Lind面包师不一样,他不是科班出身,其面包原料和制作工序基本都在德国完成,速冻后运到沈阳,经过他再烘焙后,就可以吃了。

但是亚历山大有他自己的优势:中文流利。开面包店以来,别的不说,他的中文突飞猛进,尤其是东北话。这个身高1.98米的德国小伙子下海开面包房,颇有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味道。

水土不服 原味坊退出中国市场

也有因为“水土不服”而失败的例子。2012年12月初,正当欧洲人进入圣诞月的忙碌之际,在上海颇具知名度的德式面包店原味坊(Qbake)悄然关闭了全部14家门店,离2010年第一家店开张仅仅不到两年时间。

原味坊称自己卖的面包秉承了德国的原汁原味,刚开张时,旅居上海的德国人反响还不错,但之后质量越来越不如人意,德国食客们纷纷在论坛吐槽:纽结面包Brezel太硬,吃起来“如同橡胶”;本来应松软可口的Berliner面包“硬得跟石头一样”,之后还用讽刺口吻写到:好在里面的果酱还是软的;一个节俭的德国父亲破例同意他的孩子将原味坊的Brezel扔进垃圾桶,因为“这样的面包只能扔进垃圾桶”。有人分析原因,中国学徒没有德国学徒那么严谨,学会烤面包后不长时间就开始制作不规范了。

德国面包虽然也有以甜软取胜的,但大部分以粗粮为主要原料,口感偏硬,种类较单一。而中国人更喜欢松软口感较甜的面包,但是原味坊未能从此处入手,留住中国顾客的心。德国人不喜欢,中国人市场也没打开,关门成了必然结局。

不能不提的是,面包不是中国人的主食,传统中餐里,早中晚三餐没有一餐是以面包为主食的。但是饮食习惯也不是完全不能改变,不少长期居住德国的中国家庭就已习惯了传统的德式面包早餐。

既能保持德国面包的特点,又能迎合本土中国人的口味,让面包成为中国人,起码是一部分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在中国的德国面包房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话说回来,让人改变几千年来形成的饮食习惯,也绝非易事,不过既然德国啤酒能征服中国人的胃,面包也是有前景的吧?

大纪元记者文婧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吴茵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