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化学奖 “不是玩笑”

赫尔是德国哥根廷大学教授,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iophysical Chemistry)所长。和他一同获奖的还有两名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Eric Betzig)和威廉姆·莫尔纳尔(William Moerner)。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领域,这三人分别取得了重大成就,将共同分享价值800万瑞典克朗(约104万欧元)的奖金。

光学显微技术对抗疾病

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听上去非常专业,其实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它能够帮助科学家看到细胞内的活动,观察病毒、蛋白质等的微小结构,比如观察与帕金森氏症、老年痴呆症等相关的蛋白聚集过程,在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胎时追踪不同的蛋白质,从而更深入了解疾病,知道疾病在何种情况下爆发。赫尔相信,这种显微镜能够帮助在医学上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100多年以来,科学家一直都认为光学显微技术无法突破一个极限:无法分辨0.2微米,这和人类头发宽度的1/500相等。但使用荧光分子可巧妙地绕开这一极限,将光学显微技术带到了纳米世界,最小可分辨0.00000002米,即0.002微米,比以前最精密的显微镜倍数大了100倍。

赫尔:获奖后迷茫走了一小时

据德国媒体报道,赫尔是在获奖名单公布之前半个小时接到了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诺奖委员会。一开始赫尔以为这是个玩笑,但后来是他听出了诺贝尔奖评委会主席的声音,才意识到这是事实,他称“难以置信”。

赫尔透露,得知获奖消息后,他“在慕尼黑城里迷茫地走了一个小时”,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从此将要有所改变。

哥廷根大学又增辉煌

算上赫尔,哥廷根大学一共出过46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曾在这里学习、任教或做过科学研究,其中大部分是物理和化学奖,其它也有医学奖,甚至有和平及文学奖。其中大多数诺贝尔奖是在20世纪上半叶获得的,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大学能和哥廷根齐名。20世纪下半叶,哥廷根被美国大学赶超,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仅居世界大学第八位。

此次赫尔得奖,尤其让德国人扬眉吐气,因为很多德裔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时取得的,但赫尔却是德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

赫尔1962年出生在罗马尼亚的一个德裔侨民家庭,上中学时和父母一起回到德国,他在海德堡大学度过了大学和博士生涯,之后大部分时间在德国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无独有偶,2007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人埃尔忒(Gerhard Ertl)也是物理学家,也是一位德国本土科学家。

自从诺贝尔奖1901年第一次颁发以来,共有105位德国人获奖,已加入其它国籍的德裔未算在内。这些获奖者中最著名的就是爱因斯坦,他一生中曾拥有德国、瑞士、奥地利和美国国籍,但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他拥有德国国籍。对于自己的国籍,爱因斯坦这样说:“ 如果相对论被证明是对的,德国人会说我是德国人,瑞士人会说我是瑞士公民,法国人会说我是大科学家。如果相对论被证明是错的,法国人会叫我瑞士佬,瑞士人会叫我德国佬,德国会叫我犹太佬。”

赫尔没有这个问题,是对是错,他都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德国人。

大纪元记者文婧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余平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